第391章 ,大汉复杂的金融情况和对吕宋的教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笔趣阁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391章 ,大汉复杂的金融情况和对吕宋的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1章 ,大汉复杂的金融情况和对吕宋的教

  从徐凡定下产业也是国本这个策略之后,大汉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均田让百姓富裕,新式的高炉,纺纱车,纺织机,让整个世界货物充足,对海洋的开发,为大汉每年带来了上百万金的财富,平均大汉的每一户,每户增加一千钱的财富,整个天下的财富在快速增加。

  当商品越来越繁荣的时候,大汉也遇到了封建国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货币跟不上经济的发展。

  这种问题唐之前的朝代是用布匹充当等价物,两宋用铁钱交子,明朝则是宝钞,后期全世界的白银流向明朝,于是银子成为了明朝最重要的货币。

  而大汉则是因为发展的速度太快了,远远超出了封建时代的速度,几乎可以和后世媲美。

  大汉的科技水平自然是比不上后世的。但人均占有的资源多,科技世界领先,占据产业链上游,大汉的这些手工业作坊,普遍利润超过了三成,利润翻倍的高精尖产业也是比比皆是。对比后世制造业百分之一,百分之三的利润率,大汉的作坊主无疑生活在一个黄金年代,只要不是特别无能的,开了作坊就能赚钱。

  货物的快速增加导致大汉这种以金为上币,铜为下币的双本位货币难以支撑大汉的经济发展,好在徐凡及时弄出了纸币,加速了商品的流通,维持住大汉经济的发展。

  但大汉的经济可以高速发展,但人的观念却很难快速转变,大汉的商贾阶级因为要贩卖货物,快速拥抱纸币这种给他们带来便利的货币。

  但在大汉普通的百姓,他们是不怎么认可纸币的,手中有纸币都会马上花掉,或者用来抵税,他们更加信任的铜币,所以在大汉的底层交易,纸币的使用寥寥无几。

  于是这就导致了大汉的贵族喜欢用黄金,大汉的商贾阶级喜欢用纸币,大汉的普通百姓交易喜欢用铜币,三個阶层,三种货币在大汉流通。

  而这两年大汉民间也日渐富裕,徐凡举倾国之力的伐齐,漠北大战虽然给大汉朝廷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却也给大汉的民间带来200万金的财富,这些财富全部流通到大汉的最底层。

  于是在两次大战之后,大汉的经济发展火热,手中有了钱财的百姓开始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他们也和后世的农户一样,积攒钱财给自己家建新房。现在不单单是关中,中原,河北,江淮富裕地区的农户也开始修建砖石结构的双层楼房。

  所以现在大汉的情况不单单是中上层富裕,底层的百姓手中也积攒了一些财富了,这就导致原本天下的铜钱不但不够行商的货品流通,连底层百姓小面额的流通都有点不足。

  货物多,钱币少,自然就导致大汉通货紧缩了,一般的封建君主不会在意这样的事情,但徐凡却明白通货紧缩对手工业的伤害是极大的,但纸币此时又得不到大汉底层百姓的认可,所以此时陈胜他们找到的大铜款算是解决了大汉朝廷的燃眉之急了,吕宋对大汉的战略意义提升到和香料岛一个等级。

  新来的移民休整十日后,于然这批工匠坐上马车,前往吕宋国的炼铜工业区。

  保护这些工匠的屯长道:“这里到处都是野人,你们不好最好不要单独行事,去了矿厂也不要离开居住区,不然容易小命不保。”

  于然惊讶道:“怎么还会有野人。”

  其他工匠脸上也是一脸惶恐,他们生活在安逸和平的大汉腹地,突然听到四周有危险的野人,让他们内心害怕起来。

  屯长淡然道:“这里本来就是他们的地盘怎么会没有野人,不过他们的实力很差,只要你们能镇定起来,一把匕首也可以弄死他们,所以在吕宋你最好多练武,出去的时候最好也是武器不离身,我等虽然会去救你们,但你们没有自保之力的话被野人吃掉,我等也只能带回你们的尸骸了。”

  “这里野人还吃人!”这更加让人害怕了。

  “怕有什么用,这就是你们以后的生活了,你们最好早点面对。不然就真死在这片蛮荒之地。”

  目前来说吕宋国的开发重心在一南一北。

  这其中北则是指码头区和居住区,吕宋国大部分人口在此地,陈胜他们主要开发的也是此地,在这里修筑了城池,开垦的土地,修建水渠,修建石制码头,此地是吕宋沟通大汉的唯一途径。

  其中南便是指现在于然他们去的铜矿区。铜矿区距离码头区有60里,而炼铜厂为了生产方便,陈胜他们在附近建设了高炉,还有其他一系列配套的作坊,像什么煤炭,砖窑,木材加工厂等,让这片蛮荒之地得到一点文明的痕迹,过后用一条简单的土路连接这两个地区。

  但同样因为这里深入吕宋岛内部,四周的野人也有仇视吕宋国的,认为陈胜他们乱砍乱伐,破坏了他们的猎场,野人想要驱赶陈胜他们。

  而陈胜自然不可能放弃铜矿区了,于是双方起了不少冲突,当然每次都是吕宋一方大获全胜了。

  但这导致双方的关系极差,加上陈胜他们毕竟是少数派,经常有野人来骚扰铜矿区。

  为了保护矿区的安全,陈胜把矿区要塞化,修筑了一道木制围墙把铜矿区包围起来,并且在险要之地,设立了防御的哨所,矿区还有100全副武装的士兵,足够让他们以一当十击退敌人。而就这样陈胜还觉得不保险,现在更是弄了5门火炮,10门迫击炮,现在全部运输在矿区。

  这支队伍行进了半日,他们只能看到无边无际的热带雨林,和各种没有见过的鸟类和动物,这些工匠各个脸色难看,他们很难相信这种地方有人居住。

  “我们到地方了!”屯长大叫道。

  这个时候于然才看到高耸云端的烟囱,这就是炼铜厂的高炉,也是整个吕宋科技含量最高的建筑,可以说这个工业区的一切配套设施都是为这座高炉建设。

  他们很快看到一座木材制造的城墙,他们进入城池,发现里面设施不差,平整的居住区,作坊区,仓库区,军事区,内有宽阔的街道,诸如水井,仓库,武库,他们甚至还看澡堂,食堂,酒馆,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是一个小而精的城邑。

  很快于然他们就被分配到作坊区做事情,他看到一座小型高炉,里面在不断冒着热气。

  一个大匠走到于然等人面前道:“伱们懂如何操作高炉吗?”

  于然皱着眉头道:“某在长安钢铁厂实习过三个月,但跟着的大匠操作的都是10万斤的高炉,这种1万斤的高炉因为污染大,效率低,已经在大汉内部淘汰了。”

  大匠惊讶看着于然,能去长安钢铁厂实习可不简单,他问道:“你上的是什么学院?”

  “墨子学院!”

  大匠更加惊讶道:“上面如此大方,居然把你这样的士子都派遣到这种蛮荒之地。”

  于然一脸黯然,他的父亲是邯郸小吏,属于那种平庸的汉吏,没有太强的才能,只知道随波逐流。

  吴畔在邯郸大肆腐败受贿,为了防止本地汉吏告发他,大肆拉拢本地的汉吏,对于不接受他拉拢的汉吏则极尽排挤打压,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随波逐流投靠吴畔,收受几十万钱的贿赂。最后邯郸窝案爆发,他父亲被绞死,他也受到牵连被贬到海外。

  大匠看于然的神情知道他有故事,但也没有细究,能来这里的哪个没有故事,而是大吼一声道:“每人分一个学徒,带他们一个月时间。”

  与此同时,吕宋城外。

  吴勋带着自己的母亲和三个弟弟来到一块荒地上道:“这是陈伯分给我们的荒地200亩,只要开垦出来,足够养活我们全家了,陈伯还看着父亲的面子上给我们家一头牛,10个农奴,以后孩儿要跟着陈伯做事情,家中之事就要靠母亲来照看了。”

  陈胜还是给吴勋他们优待的,给了最好的农具和耕牛,还有十个农奴,还在吕宋城给他们一栋好的木屋,他们的土地也更加靠近主城,能给的优待算起全给了。

  在吕宋城,土地可以随意开垦,但效率却不怎么高,甚至整个吕宋连耕牛都没有超过百头,面对这种情况陈胜就以牛力不够,就用人力来弥补,每个愿意开垦土地的农户都可以分到5个农奴,在汉人的指挥下开垦土地。

  陈胜好歹跟了徐凡十年,深受徐凡影响,他对奴隶制本是深恶痛绝的,挖矿因为要死人,不得已为之。

  但在其他行业,他可不想继续推广奴隶制,他本想把其他野人教化成为农户给他的吕宋国提供粮草。但现实却狠狠的打了他的脸,这些野人根本就不会种地,甚至可以说稍微复杂点的事情他们都不会做,而且他们也极其散漫,经常做一些他难以理解的事情。

  哪怕是修城墙这样简单的事情,他们也要人盯着一步步做,稍不留神他们就会让墙体垮塌,以至于陈胜都不敢让他们修城墙,只让他们做打灰这样简单的劳动力。如何利用这些野人劳动力,成为了陈胜最大的难题。

  最后赵高给了陈胜意见,就是把这些奴隶分给吕宋的农户,一户农户分五个奴隶,由农户带着这些奴隶劳动,这既可以给农户提供劳动力,解决耕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让农户教这些这些奴隶学习做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农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做一些体力活。

  最终于陈胜向现实妥协,向着整个吕宋宣告,只要愿意在吕宋开荒的农户,吕宋提供全部农具和五个奴隶,前5年免任何税。最终于农奴制度在吕宋生根发芽。

  吴勋母亲道:“你好好跟着陈伯做事情,万万不可学习你父亲。”

  吴勋母亲对吴畔是死心的,她是吴畔的糟糠之妻,等吴畔跟着徐凡发达之后,他就看不上自己的妻子了,只是徐凡用人对道德有要求,他也不敢休了自己的糟糠之妻。吴畔就干脆把自己的糟糠之妻留在老家照顾小孩,他自己在邯郸花天酒地,不断纳妾。

  吴勋母亲对此也没有办法,她按照这个时代的习俗照顾好吴畔的亲人,但她却万万没想到吴畔会做出这种牵连整个家族的事情,让他们家从大汉的开国贵族,一路下滑到海外罪民。

  吴勋道:“孩儿知道了。”

  陈胜,赵高两人来到吕宋小学外。

  此地有上百名男女小孩,他们都是四周亲近吕宋部落首领的小孩。陈胜他们来到这块蛮荒之地,极大增加了吕宋的文明进度。

  以前这里野人只能靠打猎生活。但陈胜他们来之后,这里就有了水稻,就有了布匹,食盐,糖,因为陈胜带来的货物太多了,可以直接给四周部落利益,所以除了和吕宋国有直接利益冲突的部落,大部分部落还是比较亲近吕宋国的,因为吕宋国能带来他们想要的一切货物。

  而陈胜和赵高也知道,自己在吕宋是少数派,要是一直和他们起冲突,吃亏的必然是吕宋国,更不要说陈胜还承担给大汉输送铜锭的责任,没有精力给这些野人打游击战。

  于是赵高想到了分化挖掘这些野人势力,靠近他们的野人部落就用食物,布匹,盐,糖诱惑他们成为自己的盟友,驱赶他们对付那些对吕宋有敌意的野人部落。

  就这几个月时间的情况来看成效是极其明显的,吕宋国和野人部落的直接冲突减少,铜矿区的袭击频率也明显下降。

  而且赵高还给那些亲近吕宋国野人部落首领,商定出一个购买奴隶的协议,一匹布或者5石粮食就可以购买一个野人,男女老幼不限。

  这一下让整个吕宋野人部落轰动了,他们本就有猎头的习惯,现在干脆改成抓奴隶,因为赵高的这份改动,平静的吕宋开始变得冲突不断。

  吕宋的原始森林当中无数的小部落消失,而这吕宋城当中出现了无数的野人奴隶。

  陈胜最开始本不想用这样的方法抓捕奴隶,但赵高的一番话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挖矿就要死人,不用这些野人,难道让自己的百姓填入矿坑。”

  陈胜知道即便是条件最好的关中,也避免不了矿难的发生,天子不得已都要引进胡人矿工来挖矿。更加不要说吕宋这样条件恶劣的地方了,每挖出一船铜矿都要死十几个人,吕宋本就没有多少百姓,只能让本地的野人去填坑了。

  于是为了抓捕奴隶,陈胜送了一些皮甲给亲近吕宋的部落,让防御上了一个层次,能更加有效率的抓捕吕宋四周的野人。

  半年时间吕宋国就多了两千多奴隶,也就是靠着这些奴隶,吕宋才能建立现在的码头,城邑和铜矿区。

  当然陈胜也没有忘记教化之道,光靠朝廷移民,整个天下有几百诸侯国,各个都需要移民,即便他身份特殊,也很难分到多少,压榨奴隶只能算是霸道,教化野人成为汉人,才是他吕宋国发展的王道。

  “我是大汉人!”一个夫子指着黑板上的汉字道。

  “我是大汉人!”几十个幼童大声朗读道。

  “我爱自己的祖国。”夫子再指着下面一段话。

  “我爱自己的祖国。”幼童继续大声朗读道。

  赵高欣慰的看着这幕道:“国主,现在这个小学才只上百学生,太少了,这次迁移过来的移民大部分都识文认字,我等可以把小学扩招到上千人,把四周部落的小孩统统纳入教化当中。”

  “那些年长的野人已经思维固化,难以教化,让他们成为奴隶我大汉吕宋国开垦土地,挖矿足够了,想要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汉人太难了。”

  不怪赵高这样想,成年的野人大部分到现在也只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汉话,而这片学生却已经可以熟练用汉话和他们交流了,还学会了上百简单的汉字,对比一下双方的教育成本,赵高自然倾向于教化小孩,把他们培养成为本土的第一代汉人。

  陈胜道:“国相此言深合某之意,告诉这些野人首领,每送来一个孩子来学习,就可以获得一石粮食。”

  “让下一批运输队增加一倍的粮食,整个吕宋岛的野人预计不到10万人,他们的小孩也就2-3万人,这点人我们吕宋国还是养的起的。”

  陈胜跟着徐凡学习了好几年,也学会了他一些做事的方法,他明白自己在吕宋的基本盘就是这些小孩了,所以对他们的培养是舍得花钱的,为了阻断他们部落对小孩的影响。

  这个小学进行封闭式管理,并设置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每周一至周五早上到晚上排满了课程,周六进行农业学习,教导这些小孩成为一个合格的农夫,只有周末小孩才会回到他们的母亲身边。

  陈胜就是打算通过教育,灌输大汉思想,教导他们合格的技能,让这些学生成为自己的基本盘,要是两三万小孩都被他教化成为好汉人,要不了十年时间,整个吕宋岛都是属于他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