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汉皇派与大战开启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笔趣阁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373章 ,汉皇派与大战开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3章 ,汉皇派与大战开启

  大汉八年,七月十五日,漠南,平虏堡

  天如穹庐,笼罩四野,炎炎夏日让牧草生长的非常茂盛。

  平虏堡军营当中时不时有骑兵在草原上进行骑兵演练。一部分骑兵用匈奴人的战法,一部分骑兵用大汉的骑兵战术,在双方军官的指挥下,两支骑兵不断变化阵型。

  “呜呜呜!”牛角号吹响。

  代表今日骑兵演练的结束,士兵们纷纷控制战马,减慢速度,解开自己头顶的铁盔,用自己的水袋先浇了自己一头降温,而后再大口饮用。

  这个时候汉军骑兵屯长李玮骂道:“说了多少次,这种坏习惯要改掉,大漠的水可能被匈奴人污染,你们身上皮袋内的凉白开可能就是你们的救命水,在这里能浪费,去了大漠你们还能浪费吗。”

  被屯长责骂一顿之后,这些士兵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再也不敢这样肆无忌惮的浪费水资源。

  是的,现在匈奴人就开始坚壁清野,时不时跑在漠南丢一头死羊或者死牛,从上游污染水源。所以漠北军现在就开始抓饮水的卫生。

  平虏堡是有喝凉白开的习惯的。

  这个习惯最开始是汉军带到平虏堡,但普通的牧民百姓却没有这种习惯,毕竟大漠那种环境根本没有多少燃料,平时做饭都是用牛粪,哪里有燃料去烧凉白开。

  后面欧阳询来到平虏堡到夫子之后,最开始在小声当中推广凉白开,并且为了让牧民和百姓重视,欧阳询专门带来一台显微镜,而后有事没事请学生家长看生水当中的寄生虫,微生物,而只要看过一次这样画面的,想到自己喝下的水中有如此多的小虫,就没有不害怕的。

  正好平城发现煤矿,运输到平虏堡价格也不算高,蜂窝煤开始在平虏堡普及,低廉的燃料,低价的铁水壶,加上当地快速富裕百姓,凉白开开始在平虏堡普及。

  这个时候一个粗狂的士兵问道:“屯长,我们什么时候进攻匈奴人?”

  “快了,等都督回来,我们可能就要出战了。”

  士兵激动道:“某定要杀了邪恶的冒顿,让匈奴的牧民回归大汉,成为天子最忠心的仆人。”

  这名士兵叫赵忠,他有一张饱经风沙吹打的圆脸,脸上还有几道刀痕,他曾经是一個匈奴人的所骑兵。

  赵忠出生在大漠的一个无名草场当中,父母也不是贵族,一生和绝大多数普通匈奴人一样,小时候放牧,长大跟着部落首领征战,在他成长的时间当中,他父亲跟着首领战死,他母亲死于一场白灾,像他这样的经历,就是普通匈奴人的一生。

  死亡对匈奴人来说是几乎是日常生活,在大漠每个人都要与天争命,他挣扎的生活到成年成为一个匈奴人骑兵。

  在他青年的那段时间,匈奴人运气极好,中原混战,让他们生存压力减少,他们也趁机掠夺了不少钱粮,赵忠就是在那几年,娶了婆娘,生了小孩。

  但很快他的好日子就结束了,中原的战乱结束,而他们劫掠大汉的行为,引起了大汉天子的震怒,大汉天子带领几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他们被打的大败,损失了好几万青壮,连漠南最丰盛的草场都被占了。

  这对匈奴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当年的冬季,他的老婆孩子都饿死在风雪当中,他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就这样毁灭。

  赵忠对妻子的死亡极其伤心,但就在这个时候汉人杀进漠南,把赵忠连同他们的部落俘虏了。

  他本以为自己死定了。

  却没有想到,这却成为了他时来运转的时候,他来到平虏堡,他并没有被杀,也没有被当成奴隶。

  有汉人的夫子告诉他们,汉匈本是血脉兄弟,双方不应该交战,只要双方交易货物就可以生活的很好。

  但邪恶的冒顿匈奴人贵族为了自己的权利,为了自己的地位,为了欺压和剥削匈奴人,生生的把我们兄弟之族变成仇敌,以冒顿为首的匈奴人贵族才是汉匈两族真正的敌人。匈奴的牧民要和大汉联合起来,一起推翻邪恶的匈奴贵族。

  当时汉人夫子这样上课,赵忠也假装对冒顿的仇恨。牧民的一生都在学习如何保命,这样的事情他太精通。

  很快都督就放了自己,还慷慨的给了自己一栋房屋,1万亩肥沃的草场,通过漠南商社的关系借贷自己几十只羊,5头牛2匹战马。

  当赵忠看到属于自己的草场,自己的羊群(虽然小一点还要还债),他恸哭流涕,这是他第1次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冒顿单于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汉人却做到了。他原本的三观彻底破灭了。

  原来夫子讲的是真的,我们匈奴人也是天子的子民,大汉天子比冒顿单于好太多了,他从来没有拥有过如此多的财富。

  该死的冒顿,要不是他阻止,天子早打进沙漠,我早就有牧场跟羊群了,我的妻儿就不会被饿死了,也就是从这天开始,他无比痛恨匈奴的贵族,并且把冒顿当成自己最大的仇人。

  接下来几年时间,赵忠在汉吏的指点下,学会了建设青储窑,学会了用圈养的方式放牧,在夫子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和奸商讨价还价,争取自己的利益。

  几年时间,他从家徒四壁,到粮仓堆满的大汉来的粮食,他的羊群增加了5倍,他在去年重新捡了一个老婆(从匈奴人逃过来的),建立了新的家庭,过上男牧女织的生活。

  今年他又有一个儿子,长的白白胖胖,有了大汉的房屋和火炕,家里堆满了粮食,他有上百牛羊,现在他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妻儿会饿死了。

  汉匈两地生活的强烈对比,让他成为忠诚的汉皇派,成为汉人可以生活的如此好,就是冒顿为首的匈奴人贵族想要阻止他们过上好日子。

  他现在把父母死亡,妻子死亡的仇恨都记在冒顿他们身上了,当大汉决定北伐大漠的时候,他第一个时间报名参军,他要为自己的亲人报仇。

  而在平虏堡几乎全是像赵忠这样的汉皇派,语言的洗脑不值一提,但物资上的洗脑才是真理。

  像赵忠这样的匈奴汉皇派,士气更加高涨,他们更加想要去大漠救回自己的族人,杀了冒顿他们。

  在他们看来,大漠的一切死亡和饥饿都是冒顿这些匈奴贵族带来的,要不是他们反抗天子的统治,那么早就过上富裕温暖的日子。

  而在平虏堡正规军营不远处,有个相对杂乱的军营,这些都是漠南义勇骑兵,他们打算追随汉军建功立业。

  平虏堡只招募5万汉军骑兵,让很多想要为大汉天子效民的牧民极其失望,但他们很快想到自己的方法,他们在乡里夫子集结下成为义勇,而后写血书要报效大汉天子,他们如此举动让樊哙也很为难,想了想还是给他们一些粮草和次一等的武器装备,等大战开始之后,也算是多一分力量。

  大汉八年,七月十六日。

  韩信带领雁门郡汉吏来到平虏堡。随即召集整个漠南都督府高级军官议事。

  韩信看向自己的副将樊哙道“各部准备的如何?”

  樊哙道:“5万精骑随时可以出战。”

  想了想樊哙问道:“平虏堡的三万义勇是不是也带到漠北?”

  韩信摇摇头道:“去漠北之兵贵精不贵多,多了三万骑兵,朝廷就要增加近一倍的粮草,漠南都护府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大的消耗。”

  韩信他看郦商道:“这支义勇就交给你了,作为步兵机动兵力的补充。”

  郦商笑道:“有这支骑兵在,匈奴人敢来漠南,末将定让匈奴人有来无回。”

  韩信道:“郦太守你的主要任务还是把粮草辎重能够安全而快速地送到前线,做好这点就是大功一件,至于斩杀多少匈奴人并不是你们主要的任务。

  郦商道:“末将明白,不会耽误北伐大战。”

  而后韩信看向朝廷派下来的监军邓说,拱手行礼道:“监军还有什么要说的。”

  韩信这路人马,不算义勇扩张到35万人,而按照汉军一屯设立一监军的制度,光监军就需要近4000人,原有的监军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漠南都护府。

  这次大汉朝廷短期培训了两营禁军为监军,让他们背熟军规军律,教导他们如何计算战功,在很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监军。

  韩信这路北伐大军开始组建的时候,邓说带着四千多监军开始组建漠南都护府的监军系统。

  邓说道:“尔等奋勇杀敌,你们的功绩某和其他监军会记录交给天子,只要能立下大功,朝廷定会不吝惜诸侯之位的赏赐,某可以提前说一下,要是能灭了匈奴,此次天子不但会分封大漠领地,还会分封南洋领地,那可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天子圣明!”在场武将欢呼雀跃道。

  即便他们在北方也听过香料岛之名,甚至可以说漠南用香料更多,因为香料和烤肉更配,对大汉的军官来说,南洋是一个比大漠好十倍的地方,甚至不输给大汉本土。

  大汉八年,七月十九日。

  韩信带领5万骑兵出平虏堡向着漠北杀过去。

  雁门郡太守郦商看到浩浩荡荡的军队,向着这场前所未有的远征,暗道,都督一定要胜利。

  “擂战鼓,给大军送行!”

  “咚咚咚!”

  战鼓擂响,气势震天撼地,方圆几十年都可以听到这激烈的战鼓声音。

  韩信听到战鼓声音大吼道:“大汉必胜!”

  他一旁的樊哙也跟着大吼道:“大汉必胜!”

  5万骑兵也跟着大吼道:“大汉必胜!”

  大汉八年,七月十九日,九原郡。

  漠南军出战之后,镇北将军季心率五万铁骑,杀出河套,飞速杀向娄烦王的领地。

  整个漠南震动,娄烦人面对大汉庞大的军队瑟瑟发抖。

  “汉人带来多少人马?”娄烦王看着大漠地图,急切问道。

  探马惶恐道:“先锋骑兵就有5万,后续还有30万步兵。”

  其实不同探马汇报,娄烦王也清楚,汉军为了这场大战,准备了半年时间,九原郡的粮草堆积如山,各种战备物资,堆满了九原郡各大城池当中,几十万汉军让九原郡的人口增加了一倍,这些他在战前已经打探的清清楚楚的。

  只是他还心怀侥幸,认为汉人不会如此疯狂,派遣几十万大军杀入大漠。

  但现在看来,大汉皇帝是比始皇帝还要疯狂的人,他正带领几十万大军杀入大漠。要不要这么赶尽杀绝大漠这种只长草的地方,你们汉人都抢,当年始皇帝都没有这么疯狂。

  娄烦王长子灌云慌张道:“父亲,现在汉人光杀入大漠的军队都比我们部众多两倍,这仗我们该如何打?”

  其他娄烦部将也是一脸惶恐的看着娄烦王,这些部将当年也和蒙恬交战过,那一战他们匈奴被打出了河套之地,匈奴人最好的牧场就这样失去了,娄烦部因为当年那一战,部落减少了一半,而现在的情况看上去比当年还要危险。

  毕竟当年是整个匈奴部落面对大秦的三十万大军,而现在却是他们一个娄烦部面对35万汉军,双方的兵力差距达到了十几倍,根本没得打。

  娄烦王内心虽然也很惶恐,但他明白自己是所有人的主心骨,要是他也慌了,娄烦部就真有可能消失了。

  他大声道:“安静,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派人去向冒顿单于汇报我们这里的情况,向王庭求援。”

  而后他看向自己的长子灌云道:“伱去汉军营地,找一下你叔父,让他问问季心将军,这场大战我娄烦部能不能保持中立,我等本就不是匈奴人。”

  娄烦是一个很特色的种族,他们一半人放牧,一半人种地,在战国时期被赵人打出中原之后,一个种族就一分为二,留在中原的娄烦人成为赵人,秦人,最后成为汉人,而留在大漠的娄烦人投靠匈奴,成为匈奴人。

  几年前冒顿让娄烦王联络大汉的亲戚,想要得到一些大汉的情报,娄烦王还真联络上他们在中原的亲戚,从这个时候开始娄烦王就成为了双面间谍,他一方面把大汉的消息交给冒顿,一方面又把匈奴人的消息交给他那些亲戚,两头下注。

  娄烦王还经常和季心书信交流,他对季心恭维之极,表达娄烦部愿意和大汉友好和平的相处,并向季心保证一定会约束牧民,不让他们袭扰大汉的领地。

  而季心也明白大汉想要对匈奴人下手,还要多准备几年时间,于是也没有多针对娄烦部,双方倒是和平了几年。

  灌云就是在这段时间认了一个娄烦人叔叔叫灌霆,灌霆在大汉内部虽然算不得位高权重,但也是2000石的校尉,属于高官之一。

  七月二十一日,漠南汉军营地。

  灌云以使者的身份找到了灌霆,并且在他的引荐下见到镇北将军季心。

  灌云跪下行礼道:“将军我娄烦部小,不愿插手汉匈之间的大战,我父愿意中立,让出漠南道路,不影响将军大战。”

  季心听到这话好笑道:“根据本将获得的情报,你娄烦部众只有十余万,全族能征召的士兵不到3万人,你们这点实力有资格保持中立?”

  其他汉军将领一脸嘲讽的看着灌云哈哈大笑,娄烦部十几万人的小部落,连大汉的一个诸侯国都比不了,还大言不惭说什么中立。

  校尉柴武道:“你们娄烦部这点实力没有资格谈中立。

  一是向我大汉投降,以天子的大方说不定能给你们一个爵位,赏你们一块领地。”

  “二就是不投降!”柴武脸色沉下来道:“而后像蝼蚁一样被我大汉军队踩死。”

  大汉其他的将军都老有兴趣的看着灌云,按他们的想法是希望楼烦人继续坚决抵抗下去,这样他们就好拿楼烦人的人头建功立业。

  季心道:“投降才是你们娄烦部唯一的出路,看在大家相交一场的份上,某可以向天子请愿,给你父亲一个低等爵位,保证你一家衣食无忧。”

  灌云凄惨道:“将军您号称草原及时雨,为何不能对我娄烦部仁慈。”

  季心道:“侧卧之地,岂容他人酣睡,大汉的四周不能有威胁到大汉的国家,以后大漠就是属于我们大汉的,你们要是不能接受这点,及时雨也能变成白灾。”

  “你真想要让娄烦部活下来,就劝降你父亲,不要说一个区区的娄烦部,此战过后匈奴人也会烟消云散,能给你父亲一次选择的权利,已经是某最大的仁慈。”

  “明日要是本将还见不到你父,本将就直接带领军队杀过去。”季心坚定道。

  灌云把季心的战争宣言带回去了,娄烦王思考了很久,还是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汉军。

  他带领自己的部落往北撤退,他本着打不赢,还躲不起的心态,并不想和汉军正面交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