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储君(十八)_归琅(快穿)
笔趣阁 > 归琅(快穿) > 第45章 储君(十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章 储君(十八)

  庄太尉在他离开兴都一周后,得到了消息,朔北军在寒岩岭地带遇到了敌袭。

  敌人来路不明,驻守的将领原以为是蛮族搞鬼,但消灭了敌人后探得消息蛮族是有动静,不过却不是来边境生事,而是举族连同王帐都往北退了。

  蛮族上一次有这么大动静还是太子殿下从边境杀到了他们家门口。

  这般行为着实异常,于是朔北军急忙上报。

  就在上报不久后,敌人又出现了。

  他们一个个毫无秩序,不要命了一般赤红着眼往前冲,朔北军发现其中不仅有蛮族士兵,也有普通居民打扮的人,有些人手里甚至没有刀剑,只随便拿了木头棍子冲过来。

  更为诡异的是,不少士兵认出来,这一次的敌人中,有上一次他们杀死了的敌人。

  毫无章法的敌袭并没有让朔北军产生实际上的损失,但接二连三的诡异事件开始让军中人心惶惶。

  现任朔北军统帅赵义压下了浮动的人心,再次上报,另又暗中寄了信给庄太尉。

  庄太尉接连收到数封密信,察觉了其中不同寻常之处,怀疑朔北军遇敌一事是鬼怪作祟。

  于是庄太尉将边境的消息瞒了下来,让赵义安抚军中的弟兄,若事态瞒不住了便后撤,一切等太子殿下回京再行定论。

  然而庄太尉的动作被左相慕容尧发现,后者借故拉拢朝臣,言庄太尉有不轨之心,趁太子殿下不在兴都,意图谋危社稷。

  归琅听到此处,眉头微皱。

  庄太尉还在继续讲述。

  慕容尧将边境的消息一放出来,朝廷中人俱是震惊,连站在太子这边的朝臣也有些怀疑动摇。

  庄太尉位高权重,慕容尧一时奈何不了他,也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慕容尧的手段不止于此,他潜入了羽阳宫,见到了“养病”的皇帝。

  他夸大了边境的异状,想让皇帝出来主持大局,并治庄太尉的罪。

  不想皇帝听后不仅不愿出来,还将他赶了出去,万分忌讳的样子。

  虽然皇帝这一条路走不通,但慕容尧并不罢休。

  庄太尉已得到消息,慕容尧打算在明日朝会,于群臣之前陈述他的“罪状”,逼他交权。

  将事情详细与归琅说了后,庄太尉躬身道“臣未能恪尽职守,有愧于面见殿下。”

  “人世之事尚且难以预料,何况邪祟作乱,庄公行事甚为稳妥,不必自责。”

  庄太尉见归琅不在意,便问起了除鬼之事,说道“殿下,您此去汾洲一路上可否顺利”

  他对于除鬼一直是担心的,毕竟是与邪祟相斗

  归琅点头道“恨鬼已被除去,其余邪祟自有天师处理,成不了气候。”

  即已提到汾洲,归琅顺便将倪轻鸿的事情与庄太尉说了。

  庄太尉听后十分惊讶,感叹道“殿下善心,竟救下倪太傅,如此巧合,可见天意有定,倪太傅命不该绝。”

  天意归琅想到那混乱的世界意识,对此不置可否。

  “对了,殿下所寻入阵之人,臣已找出一人,正是廷尉章良。”庄太尉看上去颇为遗憾,接着说道,“本已寻了由头去册尹处查看朝廷官员详细名录,却因慕容尧搅和,未能有机会继续查询。”

  归琅风轻云淡道“寻入阵之人并不急于一时,至于左相,明日吾倒是要会一会他,且看他如何问罪。”

  “陛下于羽阳宫养病避政,而慕容尧未想到殿下如此快便赶回了兴都,臣揣摩着,他似乎是想请玄钧令来对付臣。”

  “玄钧令不过徒具令审百官的名声,终究只是个物件。”

  庄太尉认同道“殿下所言极是。”

  玄钧令可追溯的历史久远,共有九枚,历来由有德望且皇帝信任的大臣执有,以防皇帝出于御驾亲征等情况不在朝中时,代管朝中之事的权臣祸国。

  只要请出七枚,便能在朝会时调动禁军,压着被审者殿前问罪,若罪责属实,无论对方官位多高,也得伏诛。

  这只是玄钧令设立之初所具备的威势,在如今,它早已没了调动禁军的作用,成为了一种默认的赏赐,大臣会以拥有玄钧令为荣,因为这代表着皇帝对他们品德功绩的认可。

  归琅说它只是个物件,并没有说错。

  慕容尧不过是想借此把事情闹大,携势逼庄太尉交出一些权力。

  可惜他回来得正巧,只要他明日出现在朝会上,慕容尧的谋划就会成为一场闹剧。

  庄太尉正想再次说朔北军那边的事情,询问如何处理,这时东宫的人送来了晚膳,他这才惊觉,太子殿下一路奔波赶回都城,又因他找过来,连饭都没来得及吃

  归琅礼节性地问庄太尉有没有用晚膳,如果没有,可以让厨房准备一份送过来。

  庄太尉回答家中人给他留了晚膳,便起身行礼告辞。

  窗外天已经黑了,偌大的东宫十分安静,暮秋时节的夜色仿佛能让人的心也跟着静下来。

  然而慕容尧却在自家书房中踱来踱去,静不下来。

  因为太子回都城了,还将倪轻鸿也请了回来。

  他原是想借庄向松压下边境消息一事对付对方,夺得兵符,在太子回来后也可以通过这件事离间两人,然后趁机向太子投诚

  可是他没想到,太子回来得这么快。

  慕容尧略为颓败地坐在椅子上,开始思索明天的事情该如何收场。

  第二日朝会,太子代为监国。

  往日那些对归琅很有意见的大臣,见他来了,也松了一口气,仿佛看到了主心骨。

  慕容尧似乎是连夜改了计划,没有让他看到请玄钧令的好戏,而是正儿八经地陈述庄太尉的“罪行”。

  大体是说庄太尉仗着执掌军政事务,瞒报边境急信,拥兵自重,谋图不轨

  金殿上黑压压地跪下了一片,而庄太尉面不改色地站在一旁,对那些控告不以为意。

  “左相要问罪,可有证据”归琅不紧不慢地询问。

  慕容尧闻言心道不妙,顿了几秒,答道“太尉瞒报已是事实,边境出的乱子便足以为证。”

  归琅看向庄太尉,后者瞬间会意,上前一步道“臣谨记殿下离都时的嘱托,如此行事,乃是以防有不臣之辈趁殿下不在动摇人心。”

  慕容尧听到这话神情一变,“太子殿下,太尉巧言令色,贼喊捉贼,您万不可轻信”

  御史和其余臣子也跟着进言,各执己见。

  归琅伸出手,金殿上安静下来。

  “昨日本宫回都,太尉便急忙赶来汇报此事,可见其并无二心。追责之事暂且放到一边,当务之急乃是解决朔北军遇敌一事,稳定边境。”

  追责之事暂且放到一边这不就是把庄太尉的罪责轻轻揭过吗

  慕容尧不甘心就这样结束,然而他好不容易拉到同一战线的那些老顽固也一个个认同了太子的话,开始为边境之事献策。

  从一开始这些大臣就与慕容尧目的不同,他们是为了边境安稳,而他是为了趁机给庄太尉定罪夺权。

  只是没想到太子殿下回来了,还丝毫不怀疑庄太尉,让他一番算盘成了空

  听群臣吵了一会后,归琅对边境的事情做出了决策,让朔北军避战,退到雪松坡,待查明敌人来路再打回去。

  大臣们正觉得太子殿下这一次做事十分谨慎克制时,又听到了他说准备亲自前往边境。

  一时间许多人喊着不妥,可归琅十分坚决,言无人比他更适合安稳边境,并让庄太尉照看好兴都大小之事,以此“将功赎罪”。

  退朝后,归琅独独留下了慕容尧。

  慕容尧虽表面上作出了镇定的样子,但眼底是藏不住的紧张。

  “左相可知本宫为何请你留下”

  “臣不知。”

  归琅声音轻缓道“本宫此去汾洲路上遇到了一些鬼鬼祟祟的探子,查后竟发现他们与慕容家有关,对此左相可有解释”

  慕容尧没想到他说得这么直接,“殿下,这其中怕是有误会”

  归琅似笑非笑,“误会”

  慕容尧有些维持不住镇定的表情了,他在面见皇帝时也未曾感受过如此重的压迫感。

  不过他脑子转得很快,太子殿下点出的是“慕容家”,而不是“慕容尧”,这就是给他留了台阶,他坚持否认才是找死。

  慕容尧表情诚惶诚恐道“臣回去后便肃查慕容家嫡脉旁系的所有人,将那些不长眼的家伙揪出来交予殿下处置”

  他见归琅神情没有变化,又义正言辞道“还请殿下莫要因慕容家的少许小人而牵连怪罪于臣,臣对于大衡,对于殿下,可是一直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归琅没有回答,殿内一时安静。

  慕容尧手心冒出了冷汗,在他快跪下示忠时,终于听到了太子殿下那清冷的声音。

  “本宫相信以左相之能,查出探子背后指使之人不过是小事一件。”

  慕容尧深躬行礼道“微臣多谢殿下抬爱,定会给殿下一个满意的交代”

  归琅震慑完慕容尧,便去羽阳宫见了皇帝。

  上一次见皇帝还是在中秋,如今看他的样子变了许多,倒像是真病了,整个人瘦了不少,脸色也十分难看。,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