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后汉隐帝思维广_大宋终结者
笔趣阁 > 大宋终结者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后汉隐帝思维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五章 后汉隐帝思维广

  杨凝式倒是毫无压力,将自己受李煜启发在书法上又更进一步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煜无法只得接过酒杯,但实在是不敢喝。

  这下李璟高兴坏了,这是足以成为千古美谈的事情,青史留名!

  众人唱和一轮后,便散了席。

  自有太监将冯道带入到单独的偏殿中,李璟与他在案前相对而坐,李煜则忙着点茶待客。

  双方开始相互寒暄,李璟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冯道前来肯定负有重要机密任务,故而也不急着说正题,反而是天南海北一通乱侃。

  冯道如何不知道他的心思,也跟着附和。

  但此时节奏在李璟这边,他可没有求到冯道或者北朝的地方,反而自己儿子在杨凝式身上刷了大成就,自然是毫不着急。

  点茶从碾茶过筛开始,到众人分食茶汤完毕差不多要半个时辰。

  李煜都已经点了两遍,而宾主双方依然在扯西蜀孟昶的那些风流韵事。

  对此他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换成自己只怕早就发疯了。

  收拾器具,正准备新一轮点茶时,冯道终于忍不住了。

  “圣人”如此称呼李璟的时候,冯道面上还是有着小小的肌肉抽搐,可见其心中到低是不情愿的。

  李璟的表情却是飘飘欲仙,虽然双方事先约定只在私下如此称呼,但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圣人”冯道苦笑着道:“请恕不告而来之罪,只是老夫离开开封时对外的托词是称病,现在露了行踪,对外说是要来商议两国邦交之事,实际上却是要和圣人来谈一笔买卖。”

  “哦?”李璟一听来了兴趣,敌国宰相来和我谈买卖?随即示意李煜先不要点茶,而是去一旁准备记录。

  冯道却阻止:“此事只能在此殿中商讨,不落笔墨,出了这儿老夫是不承认的,再有不管事情成与不成,后日老夫铁定是要离开的。”

  “太师但说无妨。”

  “我大汉想要向贵国购置一批刀枪铠甲,还有药材粮秣!”

  “什么?!”父子俩大吃一惊

  随后一起以看傻的眼神看着冯道。

  南唐后汉互为敌国,虽然两国间军械贸易不断,但这都是商人们的私下行为,数量也不多,双方也就听之任之了。

  而且由于彭城徐州附近盛产煤、铁,后汉特地设置了利国监,专司兵器甲胄制造。

  南唐富,后汉穷,于是利国监便成了南唐生铁于甲胄的一个补充来源,到了后来,李璟的人和李弘冀的人,往往为了一批军械而相互抬价,为的就是不让这批东西落入对方手中。

  所以,若说军械,反而是南唐从后汉进口才是。

  冯道现在说要向南唐采购武备,怕不是老糊涂了?

  一来南唐自己家伙还不够用,前年伐闽一仗,吴越国突然发兵出现在南唐军队身后,与闽军形成夹击之势,监军陈觉对此毫无准备,胡乱指挥下,一场大败,人员兵甲损失数万。

  气的李弘冀在节度府里摔杯子说倘若这些兵给他,只怕杭州都已经被打下来,哪儿还会被偷袭?

  眼下伐楚攻势在即,军械自然都在往前线调拨,根本没有多余的。

  其次双方毕竟是敌国哎

  眼看李璟不说话,冯道也只好加以解释:“好叫圣人得知,这批军械粮秣,并非我后汉用,而是,而是”

  一连几个而是,但之后的话却说不出来,只是满脸苦涩相。

  李璟好奇问道:“而是给谁用?”

  “哎,吾国不幸,愧煞老夫,这批兵甲成交后,还要请贵国帮忙运送,这运费自然是照算,悄悄运过南平国”

  “什么?这批甲杖是给那三节度的?”李璟失声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宋终结者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五章后汉隐帝思维广,网址:三四月间,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凤翔节度使王景崇、永兴节度使赵思绾联兵作乱,三人或是军中宿将,或是通晓军略的文官,突然袭击之下,打的后汉狼狈不堪,隐帝连调大将出征,都吃了败仗而回。

  不得已,只能采取饮鸩止渴之计,让太尉兼枢密使郭威率领精锐出征,郭威出征前还曾问策于冯道。

  在历史上,这郭雀儿着实能打,带着大军直扑潼关,拳打脚踢之下,三节度叛乱顿时灰飞烟灭。

  立此大功后,郭威又挥师北上,大破契丹,由此引来了后汉隐帝刘承祐的猜忌,密令铲除郭威,事不机密,被郭得知后,索性推翻后汉建立后周。

  刘承祐和刘承勋,名字类似但实际没关系,德昌宫那位叫刘承勋,但我之前写的时候脑残写成刘承祐了所以,刘承祐只能再出现一次了,这回是后汉隐帝,人家真叫这个名字

  可在本位面,不知出于何种缘故,郭雀儿带着大军打过去却吃了几个不小的亏,幸亏他通晓军略,努力维持下,终于将战线稳定住,眼下双方打了个平手,一时半会都拿彼此没办法。

  郭威自然是向刘承祐伸手要补给。

  可刘承祐却觉得这是不是在养寇自重?

  虽然史弘肇杨邠冯道苦苦相劝,但这个时代里拥兵大将自己弄个皇帝当当也是常用的事情,故而三人却也不敢为此作保。

  这一来就更让刘承祐猜忌心思发作,在后勤补给上也就开始拖拖拉拉,加上后汉的经济已经糜烂,离崩溃一步之遥,故而仗还没怎么打,郭威已经觉得自己的后勤可能要不稳。

  不得已又派大军对粮秣做重重保护,为的就是万无一失,这样一来前线的机动兵力就更捉襟见肘。

  而三节度在陕南之地经营日久,熟悉地理,加之陕南尚算富庶,倒也能支持,起码未露败像。

  但以一地敌一国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三个节度使便发扬军阀作风,开始连横合纵。

  尤其是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真是了得。

  当初他就任时,后蜀皇帝孟昶欺负他初来乍到,二话不说派兵偷袭。

  结果被他严阵以待,狠狠的抽了回去。

  一战而保多年太平。

  此刻眼看形式不济,他竟然亲自赴成都游说孟昶,也不知道许下多少好处,让孟昶接济他不少军粮,还提供了一批军械。

  只是蜀备也一般,粮秣是管够,但在军械供应商便有了力不从心之感。

  随后李守贞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派人混入开封,想办法见到后汉隐帝,自陈苦衷说是愿意帮助清君侧!

  清君侧的对象,不问而知。

  杨邠、史弘肇虽然跋扈但倒都是忠于后汉的,尤其后者手中还控制着后汉禁军,也是刘承祐最后的依靠和保命手段。

  刘承祐本来将三节度恨之入骨,此时一听这话却思路开阔起来。

  待来人走后,便召集杨、史、冯等商议,席间一句话让听者悚然“三节度者肘腋之变,枢密者心腹大患,人无臂尚能活”

  皇帝话都说到这儿了,三人虽然觉得不妥,但又能如何?

  而且郭威也确实达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五代时期,黄袍加身乃是常事,说白了,就是郭威自己不想当,但架不住部下们要“上进”啊。

  是以也只能默认。

  商议的结果是,后汉当然不可能出兵从背后去捅郭威一刀,那样的话就真的民心、官心尽失,于日后统治不力。

  当然更要紧的是,郭威虽然吃了几个败仗,但元气未伤,手下的百战精锐依旧完整。

  史弘肇手中的禁军虽然兵精粮足,训练有素,终究没见过多少血,贸然出击,如果不能一棍子打死郭雀儿,惹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宋终结者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五章后汉隐帝思维广,网址:他的反扑事情就大条了,开封位处平原,四战之地,周围毫无天险,真对上郭威这等当世第一流的武将所率大军,几无胜算。

  所以只能曲线救国。

  既然没法弱化郭威,那只好强化三节度了。

  刘承祐当然是知道李守贞的心思三节度拖不起,拖下去必败。

  可从后汉的角度而言,这也未必是坏事,给三节度提供点援助等于是驱狼博虎!

  狼遇虎自然是要败的,可只要能让这猛虎受创也算值得了。

  这还是倘若郭威得胜的结果。

  倘若,三节度得皇天眷顾竟然能战胜郭威,那就更妙了。

  郭威是能和契丹放对的狠人,就算输了,肯定也能让三节度大量失血,彼时其军力大损之下,史弘肇的禁军推过去,再联合孟昶配合,大事可定,大不了事后割几个城给后者。

  计划相当完美,但却透出一股阴邪之气来,郭威怎么也想不到,他带着部队为国平叛,等待他的确是来自后方的暗箭。

  但在实施时又有了问题,后汉太穷了,东京军械库里倒是有不少库存货,但那是为禁军准备的,自然不能轻动。

  再有,郭威为人豪爽大方,部将故旧满天下,还广施恩惠,没准一个守仓库的老卒,当年就拿过他的好处。

  巨量的军甲要绕过郭威运到三节度哪儿,不走漏风声是不可能的

  此时杨邠便提出,索性从南唐购入军甲,这样做一来掩人耳目,只要差遣一个重臣带着足够的金珠去谈便足够了。

  其次,三节度目前对郭威还占了些小小的便宜,战线推进到汉水流域,那儿是南平国的地盘。

  南平是五代十国时期最小的国家,但历史存在时间却极长,主要是其国主奉行闷声发大财的策略:1不称帝

  2到处认爹,对和自己接壤的西蜀、马楚、南唐、后汉称臣

  3开放通商,南平国的地理位置是在太好,大致相当于今日汉阳、荆州、宜昌、秭归一带,今日的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

  在五代,武昌汉口归了南唐,汉阳却在南平手里。

  南平国占着好位置,税赋又低,遂成了南北交通的中转站,四周一堆爸爸,相互牵制,几个爹虽然都想动手,但多爹策略产生的相互制衡效果,却让他们不得不相互忌惮

  南平开国主高季兴被爸爸们亲热的称为“高癞子”的缘故便在于此,看上去四处认爹,非常吃亏,但债多不愁,爹多不痒,事实证明爹越多,南平就越安全。

  而在这种诡异的安全保证下,南平的的地理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江陵无法称为江宁成都那样收取一指的特大城市,但整个南平国却是中原最要紧的物流中转中心。

  所以,只要南唐愿意提供武器,只需运到武昌,自然有南平国的商人来接手。

  如此瞒天过海,定能坑死郭威。

  冯道连说带比划后,李璟和李煜终于明白了刘承祐的用心,心里俱是一寒:太恶毒了。

  皇帝猜忌大将是常有的事情,李璟还猜忌自己儿子,但再怎么猜忌也不能背后下刀啊。

  此刻冯道就坐在这儿,说明刘承祐是下定决心要这么做了。

  李璟往嘴里扔了颗白糖杨梅,慢悠悠的道:“军械倒是不难,大唐向来富庶,几万兵甲还是凑的出,贵国又向来与我国交好,此时帮一把也是应当。”

  冯道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李璟要真是那么好说话,这皇位就不是他的了,但表面上还得装出大喜过望的神色:“如此多谢圣人了!”

  “只是”

  “咯噔”冯道心中一跳,果然啊

  “太师也知道,你我此时相谈融洽,可毕竟两国间刀兵不断,眼下虽然以淮河为界,可贵国依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宋终结者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五章后汉隐帝思维广,网址:时常犯我边境”

  “倘若,圣人肯仗义相助,这犯边之事定然是不会再有。”

  “太师莫急,虽然朕愿意,可手下众将,尤其是我那弘冀孩儿,出镇东都多年,于贵国并无好感,毕竟他手下儿郎是有不少死在贵国刀枪之下的,如何说服他,却也是费思量。”李璟依然是慢吞吞的语气。

  话很客气也很婉转,翻译过来就是,“拿好处来,我才能堵住手下大将的嘴。”

  这也是在刘承祐等人的意料之中,李璟这个人非常注重眼前利益,或者说当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矛盾时,他必然是选前者而非后者。

  比如两年前的伐闽之战,虽然李昪死前反复告诫他除了北伐中原外,绝对不要向周围用兵,但那是闽国内乱严重,李璟依然是忍不住出兵。

  结果只占了闽国三分之一地盘还是最穷的闽北。

  同时吃了吴越国的一顿偷袭,事后细其实是亏的。

  反观李昪当年,那时杭州吴越王宫大火,进而烧了半个杭州城,连吴越王都因为惊惧过度而导致痴呆,正是群龙无首的时候,臣下纷纷建议出兵捏软柿子,李昪不为所动,反而送了大量钱财去以兹慰问。

  所以后汉重臣集团判断,李璟铁定会伸手要好处,而且是必须能兑现的那种。

  本章已完成!大宋终结者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五章后汉隐帝思维广,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