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一天_309_泰昌大明
笔趣阁 > 泰昌大明 > 歇一天_309
字体:      护眼 关灯

歇一天_309

  辽东的人物之多,历史背景之深。已经快要榨干我的脑水了。正好今天停电,歇一天。

  顺便简单说说,我对大明这个时间节点的理解。

  一、明亡于神宗,他老人家少活十年对大明来说是好事。光宗不说中兴,至少一个合格君主的样式是有的,而且他成年了,有一套自己的班底。不至于像小天启和小崇祯那样,上台的时候两眼一抹黑。

  二、神宗应该早死,但在万历四十八年的时候,他偏偏不该死。因为他是熊廷弼唯一的后台。他一死,熊廷弼根本扛不住言官的攻讦,四十八年八月神宗驾崩,九月熊廷弼下台,毫无军事经验的袁应泰上位。第二年春天,也就是故事线的现在,整个辽东丢了,辽地彻底变成了大明朝的一个巨大的放血槽。

  三、光宗一月而崩,真是时也命也。光宗要是不崩,就算不穿越,按逻辑硬推理也有很多事情能变。比如光宗九月初一驾崩,接着方从哲内阁倒台,东林党全面上台,党争彻底激化。而他留下的俩儿子一个十五、一個九岁,根本压不住。如果再有个张居正,搞一言堂,强行压制小臣也不是不可以。但张居正之所以能是张居正,除了张居正本人能干和皇帝年幼,还有两个前提条件,分别是内廷(冯保)支持和后宫(李太后)支持。但这俩孩子都没妈,爹一死,直接变孤儿了。而且神宗大肆清算张居正,基本堵死了大明再出张居正的可能。后边儿上位的首辅要么是和事佬,要么是应声虫。大臣彻底让小臣牵着鼻子走。

  五、文管集团。明代从来没有这种东西。皇帝只要想,就能把最高决策权收回来。例子很多,比如嘉靖外藩入京,能把整个中枢换掉,不仅因为他聪明,还因为祖宗的顶层设计就这样。比如神宗三十多年不理政(上不上朝无所谓,明代的中央决策就不靠这个),臣僚除了上疏劝谏再没有其他任何办法。他不点头,不管大臣小臣都补不了,文官直接缺位。再比如,崇祯换首辅比换衣服还勤快。而且文官之间的矛盾有时能大到你死我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