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艰难的税改与周勃策略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笔趣阁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386章 ,艰难的税改与周勃策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6章 ,艰难的税改与周勃策略

  现在大棒打到汉吏头上了,他们自然不乐意,哪有加税加到自己人头上的道理。

  甚至有不少汉吏嚷嚷道:“我为天子流过血,我为大汉负过伤,朝廷就这样对待我等功臣!不减税也就算了,还加税,乃公一钱的税都不会多缴。”

  还有汉吏上书道:“朝廷既然债务繁重要加税,那就一起加,不能我等功臣税务高,普通的百姓反而税务少,天下就没有这样的道理。”

  这些人想把朝廷的这个政策扩大化,导致难以实行,而且即便真实行了,扩大了征税的范围,就相当于减少他们的压力。

  而且朝廷的税率是不可能直接找普通百姓征收税的,税监没有那么多的税吏。只有借助他们地方汉吏,只要是他们收税,就有活动的空间,他们就可以把说服的压力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

  普通百姓也感到害怕,现在朝廷严抓2000亩的地主,谁知道过几年会不会严抓百亩土地的农户。

  按照现在大汉三成税赋的额度,很多已经把田地改造成为上田的农户,甚至不少施了鸟粪石农家肥的田地亩产达到四五石,税收要翻三倍,他们上缴30石粮食,增加到上百石,如此高的税赋,真没有几个农户能接受。

  毕竟鸟粪石的价格如此高,他们好不容易增加了一点粮食,全部被朝廷收走,那他们这么辛苦为谁忙。

  于是他们也跟着汉吏起哄,反对《大汉严抓税收法令》,反对的声音可谓是此起彼伏,地方上上报朝廷的奏折,九成都是反对加税的。

  甚至还有一个基层汉吏,写了一篇文章,登上了《大汉月报》。

  他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朝廷这上百亿的债务是怎么来的,一是打匈奴人占据了漠北,二就是购买河西诸侯国的领地。

  但大漠庞大的领地被那些诸侯分了,河西本也是季布这些诸侯的,大汉前前后后花了300亿。

  结果攻占的漠北分给了诸侯,连那些牛羊战利品也给他们,季布这些人在河西待不下去了,也要朝廷兜底,哪有这样的道理。

  最后朝廷欠下一屁股债,大漠河西的土地,他们一亩没有得到,结果为了还债,加他们这些大汉子民的税,这还有天理,有王法吗。

  陛下一直讲权责对等,这些债务本就是那些诸侯造成的,大漠也成为了那些诸侯国的领地,要偿还债务也是那些诸侯还。

  这篇文章的反响极大,受到了大汉的民间,士林,官场的支持,他们都认为这篇文章讲的非常有理,债务就应该由这些大汉的诸侯来偿还。

  但徐帆就知道大汉的诸侯根本拿不出这一笔钱,把诸侯分封到大漠,不单单是给这些诸侯的权利,更是他们一份沉重的义务。

  徐凡明白,这篇文章说权责不对的其实是错的,大漠只要不产生新的胡人,对大汉来说其价值就远远超过了这上百亿的债务。

  但很多事情却不是讲道理能说得通的,反对税改的人也只是想要一个借口而已。

  这篇文章成为了他们反对税改的理论根基,以此他们聚集了一大批人来反对税改。

  没有地方基层汉吏协助,周勃手下的税吏,连最基础的户籍都弄不明白,更不要说征税。

  所以这個法令虽然开展,但连最基础的征税对象的田籍户籍都找不到,大汉的汉吏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拖延,没有地方上的汉吏配合,连征税人的田籍都弄不到,这税自然也就收不上来。

  甚至地方上税吏的人身安全都开始受到影响,当然此时大汉朝廷的威望还算高,还没出现税吏被打死的情况,写什么五人墓碑记的情况。

  但他们的官署被人丢石头已经是常态了,这导致这些税吏根本不敢出官署,生怕被人打了闷棍,大汉新税率的进度可以说是一点没展开。

  面对这种情况,《大汉月报》在二月二日,头版头条刊登了天子《关于大汉严抓税收法令的各项说明》,向天下的百姓说明大汉此时面对的债务压力,朝廷债务多达百万金,每年的利息就有二十万金,不早日偿还这笔债务,光利息就能压垮大汉的朝廷。

  同时大汉向天下百姓解释《严抓税务法令》不是加税,而是这些税赋本就是朝廷应该获得的,只是以前朝廷为了休养生息,没有征收这笔钱,现在朝廷财政压力大,各级汉吏应当体谅朝廷的难处,发挥汉吏的带头作用,主动做一个光荣的纳税人。

  为此,在徐凡这篇文章的结尾,还附上大汉内库下属各个作坊的纳税证明,去年徐凡这个天子纳了五亿多钱的税赋,全部都是按照三成缴税。

  而后假相张良陈述了分封大漠对大汉的重要意义,能彻底解决上千年以来的边患,光节省的军费开支就远远超过了这上百亿债务。

  同时也阐述了季布这些诸侯对大汉开疆拓土的贡献,河西之地对关中的意义,朝廷掌握了河西,关中就有了门户,就能阻止胡人对关中的骚扰。

  果然徐凡和张良的文章发布之后,民间议论的声音低了很多,汉吏也不敢继续上奏折反对。

  徐凡这个大汉皇帝都要三成交税,他们再上书,是想说自己比皇帝还高贵。

  丞相张良也跟你们解释了,大漠和河西之地对大汉的重要意义。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这样干。

  当然徐凡的表率作用,只是让大家明面上不再反对这个政策。

  但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徐凡可没那么高的威望,让人家乖乖把钱从口袋里面掏出来,汉吏不再在明面反对了。

  但暗地里抵制朝廷的政策还是在做的。两千亩以上的富户就多了,没有汉吏的配合,税吏根本不可能找到收税人。

  这个时候丞相周章,直接写书信给大汉的太守,告诉他们要带头起表率作用,让自己的家人,亲属,宗族子弟,主动按三成税赋报税。

  不能起表率作用的态度,今年上计的评价,一律降低一个等级,甚至亲属逃税漏税多者,还会受到降职处分。

  周章直截了当告诉这些两千石太守,他这个丞相只有一年多的时间。税率改革就是他当丞相最后一个政策,他不想让继任者背负上百万金的债务,谁要敢挡他的路,让他退休都退不好,就不要怪他这个丞相不念旧情。

  当然给了大汉这些太守们一个大棒,他也给了一个甜枣,这次税率改革做的好的郡守,他会上报天子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甜枣果然引起大汉的这些太守心动,丞相和天子可是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天子对丞相的信任,也是战国以来,君主当中少有的,有了丞相的举荐,他们成为三公的概率极大。

  有了这个甜枣之后,地方上的太守,不再反对这项法令的改革了,甚至不少郡守主动申报了自己家族的田籍情况。

  但即便是有这些太守支持,税赋改革进度依旧缓慢,大汉的太守多达50余位,真正有资格争夺三公之位,也就是九卿和排在前面的几个大郡守,普通的郡守基本上是没可能的。他们根本不吃周章这个甜枣。

  他们就是那批不上不下的人,对他们来说,再进一步几乎不可能,他们也知道自己才干不足,只是因缘聚会才爬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他们对现在的位置也很满意,不想继续再拼。

  那家族的富裕就成为了他们的追求了,他们自然不可能做主动把钱财交给朝廷的事。

  而地方上的汉吏就更加没有多大影响力,朝廷的换届对他们基本上没有影响,但增加的税赋却是实实在在的在他们口袋里拿钱。

  明着的手段不能用,他们就开始用暗地里的手段,他们开始在乡里宣传朝廷加税之后,税加到货物上,那货物肯定会上涨。

  同时他们在自己的店铺上涨面粉,大米,粟米等粮食的价格,这些基础粮食的价格上涨,很快又带动其他物价的上涨。

  再加上这些人推波助澜,明里暗里编撰各种谣言。于是税改公布的4月份,在一个短时间里,很多地方出现物价波动、抢购货物。

  许多百姓生怕物价上,抢购米面食盐,布匹,各种生活物品,但他们这样的行为反而又加速了商品的上涨。(有时候群体意识真让人很无语,本人经历了一次抢醋,两次抢食盐的活动,福岛算是为食盐做了巨大的贡献)

  生活成本的提升导致了底层百姓怨声载道,引起百姓对朝廷的不满。

  对于物价飙涨,徐凡甚至有点喜闻乐见,大汉的各大仓库粮食超过了3亿石,他正好可以出一些陈粮清空一点粮仓。

  他命令朝廷的官仓开始出粮,平息物价,一方面命令大汉的各家月报,向百姓宣传,这次税改不会影响货物的价格,让百姓不要盲目跟风,以免遭受损失。

  徐凡的压力不大,但此时周勃却是压力山大了,他早就想过,这次税改会非常难,但却没想到会难成这样。

  他现在四面八方都是敌人,不但有地方上的郡守汉吏,还有朝廷上的九卿。

  今年大汉,上半年的热点就在税改,从地方到关中,从民间到官场,再到士林,各家月报为了税改的事情,打得热火朝天,他们的意见也各不相同。

  而周勃一直处于这个热点的中央,这让很多对三公之位有想法的官员把周勃看成最大的敌人。

  想也知道,税改成功必定是大功一件,而又在这换届的档口,真让周勃成功了,说不定天子一高兴让周勃为大汉的第二任丞相。

  于是周勃就成为了出头鸟,成为了所有对丞相之位有野心的人进攻的对象,他们命令自己在地方上的部下,给周勃扯后腿,不让他完成税改。

  他弄了三个多月,也只是在关中,这个朝廷掌握度最高和他原本呆过的三川郡,完成对中小地主田籍的统计。

  其他的地方进度依旧缓慢,夏收显然是完成不了税改任务了,关键是秋收也只有五个月,照这个进度下去,今年是肯定完成不了税改。

  周勃只能找到徐凡,向徐凡请罪。

  徐凡笑道:“这年头最难做的事情,永远都是把知识塞到人的脑袋里去,和把别人的钱从口袋里拿出来。税改这种涉及到钱的事情,不要着急,慢慢来,步子稳一点,更加不容易出错。”

  “一下子全面在整个大汉普及有难度,我们就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你把税吏集中在两三个郡县,自己一点点的统计,一点点的查,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对徐凡来说,税改已经有好的开始,剩下的就是花时间一点点推广,在外部没有敌人的情况下,大汉朝廷是有这个时间的,不需要太急功近利。

  但周勃却不愿意,花十几年时间完成税改,那他这个税监令不是还要做10来年,这不是周勃愿意的。他还想更进一步,可没有10年的时间浪费。

  周勃想了想咬牙道:“陛下,臣还有一策,能减少地方汉吏对税改的抵制。”

  徐凡道:“什么策略?”

  周勃道:“臣请先在税监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正人先正己,臣先清理税监的腐败分子。

  再请廷尉配合臣,在整个大汉掀起一场清理腐败分子的行动,狠狠抓一批在大汉境内的贪官污吏,以这些贪官污吏的家产来偿还朝廷欠下的债务。”

  “朝廷把选择权交给那些地方汉吏,他们要继续阻止朝廷推进税改。

  朝廷就以反腐行动,让他们的家产来填补朝廷的债务。不想家产充公,就不要阻碍朝廷的税改。”

  徐凡有点惊愕的看着周勃,这可不是一般的勇气才敢提的意见,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把所有的汉吏都得罪了。

  尤其是拿自己的手下开刀,周勃这是要当孤臣,他以后更是会被敌人拿着选放大镜来观察他的行动,只要他有一点差错,必定会被人报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