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新老贵族的融合与教育下沉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笔趣阁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382章 ,新老贵族的融合与教育下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2章 ,新老贵族的融合与教育下沉

  平虏堡,天然居。

  这是整个漠南最大的酒楼,楼高5层,大厨更是来自天南海北,整个大汉的各种美味,都可以在这里品尝,连长安传来的烧烤新式的烹饪方法都有。

  今日天然居被大汉的诸侯们包下来。里面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大汉的诸侯被分封在天南海北,每年也就是诸侯大会才有相聚的时间。

  今年大汉再次分封了上百诸侯,许多新封的诸侯想要向自己老上级老朋友请教,建立诸侯国的问题,所以今年诸侯联络特别热闹。

  刘邦,樊哙和卢绾三人就在此相会。

  刘邦笑道对樊哙道:“你在漠南待了差不多快5年,想来什么地方适合建封国你自己心中有数,这点某就不提醒你了。”

  而后刘邦拿出十个画卷,而后一个個缓慢打开。

  卢绾奇怪道:“兄长,你这是何意?”

  刘邦笑道:“樊哙这是走运了,这些全部是名门贵女,你看这个最漂亮的是太原郭氏嫡女。

  这个是令狐氏的嫡女,这个令狐氏可不得了,据说当年跟着晋文公,他们家几百年来都是贵族,家族子弟各个文武双全,娶了令狐氏的嫡女,你建立诸侯国,钱财不缺了,人才也不缺,娶妻就要娶这样的贵女,人财两得,你年纪也不小,功业也建立起来了,现在应该成家。”

  而后刘邦把其他八家也是一一向樊哙介绍,每个都是几百年的公卿世家,即便在大汉已经没落,但这些家族依旧家底丰厚。

  大汉的新兴贵族是最喜欢和这些家族联姻,虽然这个世界已经喊出来了,王侯将相宁有种!

  而且大汉有九成诸侯的白丁出身,汉吏有七成是寒门子弟和庶民。

  秦汉之战不但摧毁了暴秦,也把夏商周以来,建立的贵族体系打得分崩离析。

  可以说大汉的统治者和夏商周这几千年来一直统治天下的贵族完全是两批人,贵族依靠血脉统治,天下的体系已然崩溃。

  但国家可以被摧毁,肉体也可以被杀戮,但一直根植在人脑海里的观念,却不是简单能改变。

  像徐凡这样能站在历史的高度,鄙视这些血脉贵族的人终究是少数。

  大汉的这些新贵内心当中是其实是极度自卑的,他们是极其渴望和这些老贵族联姻,以此来改变自己家族的血统。

  这种问题徐凡也很无奈,因为他一个人是不可能阻止得了这种联姻。

  最开始这些旧的公卿世家是看不上大汉这些泥腿子,就像后世一句很有名的话一样,家族富裕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

  大汉这些贵族九成都是泥腿子出身,在老贵族看来,这些人粗鄙不堪,出口成脏,连腿上的泥都没有洗干净。正经人家是不屑于和这些腿上泥还没洗干净的家族联姻。

  但在大汉的接连打击之下,这些老贵族被大汉贬到四野,家族直接打落泥潭,大汉一轮轮的清洗,这是老贵族才反应过来大汉的残暴不输给暴秦。

  在这样残酷打压之下,那些观念腐朽不能灵活转身的家族凋零,能存活下来的都是那些身子软,转身迅速的家族。

  这些老贵族为了给自己家族找个靠山,开始送出自己的嫡女,主动和大汉的新贵联姻。

  大汉的清洗反而促进了这些新老贵族的融合,这是连徐凡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而到了今天,大汉建国已然接近10年,其国力蒸蒸日上,如日中天,民间富裕,郡县官仓粮仓接满。

  有识之士已然明白,大汉的根基牢固,四野更是有几百诸侯护卫大汉,大汉的江山最起码有几百年的国运,甚至继续分封下去,未必没有800年宗周那样的国运。

  今日分封出去的那些诸侯和那些泥腿子,未必不能出现秦,赵,韩,魏,楚,齐,燕这样的潜龙。

  于是那些老贵族对大汉诸侯联姻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弯。由不屑一顾,到主动出击。

  诸侯大会结束之后,大汉新一轮分封的贵族已经昭告天下。

  谁是国公,谁是彻侯,谁是伯爵,子爵,男爵可谓是一目了然。

  这些想联姻的老贵族们也根据自己家族的财富势力,选择合适的女婿。

  而樊哙排列在功臣第二位,还没有正妻,在这个时代可谓是黄金金龟婿,自然受到许多人的瞩目,这些人在了解刘邦是樊哙的老大哥之后,纷纷下重礼给刘邦请他说媒,这才有今天这一幕。

  卢绾有点激动道:“大哥有某的吗?那些贵女没有找你托媒吗?”

  刘邦翻白眼道:“伱一个成亲了,连小妾都有三房的人,想什么贵女。你与其想老婆,不如多花点心思在军务上,我们沛县老兄弟就你最不争气了,我真担心你过六旬之后,连个2000石的高官都不是。”

  卢绾是刘邦兄弟当中才干最差的,到现在也只是司马监军,只有千石俸禄。

  卢绾道:“此次封爵,朝廷会有一批功臣离开,小弟未必不能升一级。”

  刘邦摆手道:“算了,不说你的事了。”

  而后他看向樊哙道:“你看中了哪个贵女,某去给你提亲。”

  樊哙道:“我想娶吕媭!”

  刘邦愕然道:“你可要想好了,我的老丈人可没多少钱财,大部分都投到了我沛国,你娶了吕媭就没有老丈人来支援你建立诸侯国了。”

  樊哙坚定道:“我就要娶吕媭。”

  樊哙在年轻的时候看到吕媭,当时就惊为天人,下定决心非她不娶。

  刘邦道:“你想清楚就好。”

  刘邦只能把这些卷轴收起来,决定把礼物退还回去,要不然这些人发现了,樊哙取的是自己的小姨子,那他刘邦还要不要在大汉做人。

  说完樊哙的事情之后,几人开始回忆在沛县的生活。

  “不知道萧何他们情况如何,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到他们了?”刘邦感叹道。

  卢绾有点羡慕道:“萧何和曹参两个有丞相做靠山,修好大运河之后,只怕会晋升大汉的九卿,说不定还有机会做三公。”

  萧何,曹参二人接到修大运河的任务之后,就一直受到高层的瞩目,两郡本就是大汉富裕之地,更不要说这条运河还承担沟通南北的任务,大运河修成必然是大功一件,两人必定会更进一步。

  刘邦道:“以萧何的能力不要说做朝廷的九卿,即便是大汉丞相也是能做的。曹参也是文武双全,我等兄弟没几个人和他相比。”

  “说起来我等当中发展最好的反而是周勃了,某都没有想到他还有征税的天赋,这几年大汉的税收暴涨,在民间却没有多大的骚动,这就是大功一件。

  他这个税监令地位已经堪比九卿,加上还有假相陈平做依靠,说不得周勃也有机会做做那三公之位。”

  “大汉的三公之位可比诸侯都要高,谁不想宰执天下!”刘邦羡慕道。

  天然居内,像刘邦他们这样讨论的队伍非常多,那些没有正妻的诸侯个个成为了香饽饽,他们看这些贵女都眼花缭乱。

  不过大汉的诸侯还是很现实,再国色天香,也比不上黄金万两,容貌什么都是次要,关键是老丈人的财力能不能支持他们建设诸侯国。

  当然除了这批老贵族盯着大汉的诸侯,另一批人也开始主动上门求见。

  只见韩信府邸外已经排出了一条长长的队伍,这些都是想投靠韩信的门客。

  朝廷已经公布了此次册封诸侯的名单,韩信排在第1位,也是大汉子开国之后的第1位国公,自然受到极大的瞩目。

  现在的韩信就像后世最顶级的大厂一般,自认为有能力的士子第1个选择的目标都是他。

  一个断了一只手的士兵举着大喇叭吼道:“各位想要成为我家主帅门客的士子听着,没有墨学院,鲁班学院,农学院,法学院的结业证书,你们就不要继续排队了,我家主帅是不会收你们的,继续排队只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寂静,很快就有不服气的士子怒吼道:“你凭什么瞧不起我,连见都不见一下,就否认我等的才能!”

  “你这样欺凌读书人淮阴侯,知道吗?”

  士兵道:“我传达的话就是主帅的意思,你们连个学院的结业证书都没有,算什么人才,就不要在这浪费大家的时间。”

  “即便是朝廷要选拔人才,那也得考科举,淮阴侯连考都不考,就否定我等的才能,淮阴侯太傲慢了。”

  “当年四大公子招揽门客,也没有淮阴侯这般傲慢,难道淮阴侯不怕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吗!”

  “你们来的人太多,我家主帅已经见不过来,而且要建立诸侯国,需要的是农家,墨家乃至公叔家这样的人才,你们都不是,就不是我家主帅需要的人才。”

  “我家主帅,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你们去其他的诸侯那边去看看。”

  但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让这些读书人信服,他们的怒火依旧没有得到平息。

  “淮阴侯也是寒门士子出身,今日富贵了,就开始忘记根本,某耻于为伍。”

  “大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我等贫寒,淮阴侯看不起我的,他日我等富贵,必报此仇。”

  撂下一句狠话,一大批士子气汹汹的离开了这里。

  韩信府邸内,他正和陈婴闲聊。

  陈婴是韩信的故主,他来平虏堡就是来到韩信的地盘了,韩信自然不可能让他住客栈,韩信把陈婴接到了自己的府邸内居住。

  刚刚那个门房士兵,把外面发生的事情和韩信讲了一遍。

  韩信淡然道:“无需理会这些人。”

  陈婴道:“如此做法太得罪人了,于你名声不利,这些读书人可能没有多大的本事,但却可以坏你的事,如无必要还是不得罪他们的,毕竟要建立一个诸侯国,需要各方的人才,要是名声坏了,就不好招揽门客了。”

  对于其他人韩信不屑解释,但陈婴不但是他的故主,还是他第一个伯乐,当年要不是陈婴向天子举自己,自己虽然也有可能出人头,但绝对没有现在的地位。

  要知道秦汉大战不过三年时间,他投靠天子的时候就剩下两年了,乱世太短,根本没有时间让他发挥才干,他只要慢一步,都没有今天的地位。没有陈婴的举荐,他最多只能成为汉军的一位都尉。

  所以韩信内心是极其感激陈婴,把当时还是小兵的自己举荐汉王。

  他解释道:“我的诸侯国还没想好,不需要太多的门客,即便是要建设诸侯国,以我的财力最多需要上百官吏,外面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上千,大部分士子还是要被淘汰的。我只是和他们实话实说而已,不浪费双方的时间。”

  陈婴道:“你走的太顺了,人情世故上终究是差了一些,哪怕你考一场,那些士子的怨气也不会这么大。”

  看着年轻的韩信陈婴都不敢相信。当年那个年轻的士兵,居然可以在几年内成长为大汉的国公。

  即便是现在韩信年纪都没有超过三旬,年纪如此轻,却已经南征北战建立了无数将领难以建立的功绩,即便是英雄辈出的战国时期,也没几个能像韩信这样建功立业,他只能感慨时势造英雄。

  韩信淡然道:“今时不同往日,大汉普及教育,即便是在我平虏堡,读书识字的人也不少,要是还以这个标准把他们看成是人才,你这天下的人才也太多。”

  “现在大汉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识字已经算不上人才的标准了,在某看来,连个学院都考不上的士子,不配称之为人才。”

  陈婴摇头,显然是不怎么认可韩信的想法。他建设自己的诸侯国,就意识到人才是做事做出来的。韩信这个说法有点偏颇了。

  话分两头,这些离开韩信府邸的士子,又去其他诸侯的府邸,乃至他们居住的客栈投自己的名帖。

  只可惜效果依旧不好,其他的诸侯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他,甚至还对他们进行考核。

  这让不少的读书人非常有信心,他们刷了不少五年科举三年模拟的试卷,自认为只要考试,不会输给其他人。

  但最终的结果却让这些信心十足的士子极其失望。只要有农学院,墨学院,鲁班学院,法学院的士子在,他们就很难和这些人竞争,落榜的必定是他们。

  有心之人统计了一番,发现这些学院的士子几乎就没有落榜,这种残酷的现实,让很多士子极其慌张,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些诸侯为什么不要他们做门客?

  “为什么会这样?那个韩信为人傲慢,不需要我等也就算了,其他的诸侯为什么也不接受我等?”茶馆内,一个事情气愤说道。

  其他人也是唉声叹气,一连串的打击,让他们有点丧失信心,一时间感觉自己前途渺茫。

  “你们的竞争力太低了!”微服出巡的徐凡,看着这些唉声叹气的士子说道。

  “兄台这是何意,为什么说我等竞争力低?”刚刚那个士子问道。

  “人才这个概念是相对,大汉刚建国的,天子想找一些读书识字的人成为汉吏,却找不齐,只能想办法教导士兵读书识字,培养他们成为汉吏。”

  同时在整个天下普及教育,等大汉开国的时候,人才就相对充裕,那个时候每年科举都有好几万人来参加,但现在大汉普及教育已经有五年时间了,第1批接受普及教育的小孩已经成年,这批人的数量大概有几十万人,而且以后的数量还会越来越多。

  读书人多了,自然不值钱,诸侯对人才的标准自然提升,不会一技之长的读书人已经很难算是人才了。

  “怎么会这样?”很多人不自信。但想着自己家乡无数的小学,当时他们只是觉得大汉的文教兴盛,却没有深入的想过,这些人会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徐凡继续道:“也不是说你们没有竞争力,只是大汉诸侯开拓国家这几年,他们已经有一定经验了,诸子百家有一技之长才是他们最需要的人。

  只会管人的人才,在性价比上,比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差一些。

  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大汉的诸侯自然会选性价比稍微高一点的人才。”

  “难道我等就没有机会?”

  徐凡笑道:“怎么会没有,你们也可以去考长安的学院,提升自己的能力。”

  “或者你们可以把眼光稍微往下看,不要只盯着最顶层的贵族,大汉的子爵,男爵也需要一些门客,他们的地盘小,难以吸引尖端的人才,那些学院的士子是不愿意投靠他们,你们的机会这不就来了。”

  “在投靠这些贵族之时,继续学习,提高自己,你们可以买一些农家,墨家,公输家的书籍自学,只要你们自己能力强,本事精,以大汉现在的情况,不怕你们没有出头之日。”

  这个时候茶馆的士子对徐凡行礼道:“多谢兄台为我等指明前进的方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