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处于上升期的匈奴与火炮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笔趣阁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367章 ,处于上升期的匈奴与火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7章 ,处于上升期的匈奴与火炮

  大汉八年,五月五日,长安城。

  漠南都督韩信再次来到长安城诉职,并且带来了白羊王和鹿英,牛柯这些白羊部的首领,而这次接待韩信的依旧是太尉府的参军唐诚。

  禁军先带走了白羊王等匈奴人的大贵族,唐诚则带着韩信去太尉府。

  路上,唐诚一脸钦佩的看着韩信道:“都督真乃我大汉第一名将,十几万部众的白羊部居然被都督一占吞并,如此战绩可比当年武安君李牧。”

  韩信的年纪和唐诚差不多,但韩信已经成为一方大将,而唐诚还是一个四百石的参军,而像他这样的参军,太尉府有几百个。唐诚对韩信年纪轻轻却能建功立业羡慕不已。

  韩信却淡然道:“机缘巧合而已。而且白羊部也算不得强盛的部落。”

  唐诚羡慕道:“末将真恨不得成为都督帐下百夫长。”

  唐诚是战后才加入汉军的,他当时想要参军建功立业,因为有文化成为太尉府下的一员参军。

  而大汉统一天下之后,徐凡开始对汉军正规化,知识化,尤其是徐凡学会后世,开始组建参谋部这样的组织来统筹管理整个汉军,这需要的有文化的参军就更加多了。

  唐诚这个参军因为有文化,算术好,成为计算粮草给养,计算大军行军路程对粮草的消耗,保证粮道畅通,确保军队供给不发生困难的筹算参军。

  虽然唐诚这個参军能待在安全的长安城,但却不能上前线建功立业。

  但这和他建功立业的目标背道而驰,参军不应该冲锋在前吗?怎么他却要拿着算盘,拼命计算大军需要的粮草。

  韩信道:“唐参军真想要去前线,可以向天子上书,陛下一直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

  唐诚想了想坚定道:“某明日就试一试。”

  韩信问道:“天子弄的牧场票卖的如何?大漠的土地真有人要?”

  牧场票这事情在大汉影响太大了,甚至都压过了韩信吞并白羊部的热点。韩信也非常重视这件事情,牧场票要是卖的好,说不定今年大汉就可以发动对匈奴人的北伐大战。

  但要是销售不行,以大汉现在筹集的物资,显然满足不了几十万人北伐大漠,勉强发动大战,双方最多的漠南交锋。

  最大的可能是北伐大战要推迟一年以上,匈奴人的实力会变得更加强大。

  唐诚道:“卖的非常好,现在已经卖了1000张了,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在议论牧场票这事情。”

  韩信震惊道:“1000张?”

  一张亩产票价值100万钱,1000张就是10万金了,韩信只能暗道,真不愧是长安城,有钱人就是多。

  唐诚一脸羡慕道:“景家一口气就卖了100张,真不愧是我汉国的大贵族。”

  韩信倒是了然点头道:“要是景家他们还真可以拿出这么多的钱,在前朝他们就是楚国的大贵族了。”

  韩信原本就是楚人,他当然知道景家的实力了,只是他有点奇怪道“本将记得,景涛本是晓骑将军,他完全可以在漠北建国,何必花这个冤枉钱?”

  唐诚道:“漠北建国哪有漠南好,而且现在大汉还有富裕的南洋,诸侯国只能建立一个,这是一个家族千年的传承,怎么能选择在漠北这样的荒凉之地,大部分将军都想去南洋建立封国。

  漠北用来赚钱就不差了,反正土地便宜,养几年牛羊就可以回本,还可以用漠北牧场补贴自己封国。”

  而后唐诚小声道:“购买牧场票的主力就是我大汉的诸侯贵族。”

  是的,从大汉朝廷推出牧场票之后,第一个有反应的就是大汉的贵族,这些家伙就纷纷使出各种手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往天子眼前,丞相眼前靠,动不动就说自己跟着陛下历经生死才打下了天下,现在有牧场票这样的好事情,朝廷应该照顾我等功臣。

  其他人不知道汉军实力如何,这些军方出身的贵族还能不知道,这些年朝廷对武备的投入就没有小过,再加上朝廷庞大的物资,大汉各大粮仓汇集的粮食就超过了3亿石,大汉还有怎么的物资仓库,里面各种布料超过千万匹,还有堆积如山的食盐,白糖,铁锭等珍贵的战略物资,各地武库可以武装上百万大军。

  大汉帝国虽然才成立不到十年时间,但士兵强悍,物资充裕,民心军心高昂,天下人都热意在马上建功立业,大汉各方面比暴秦都要强大好几倍,区区一个匈奴人,他们不认为大汉有战败的风险。

  大汉发行的牧场票可谓是买到就是赚到,看朝廷的意思是只发行100万金的亩产票,满足作战需求,谁知道晚了能不能买到,在大汉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长安城随便一块砖头砸下去,就能砸到一个身家超过百万的人。

  所以这些贵族动不动在徐凡面前显示自己的伤口,表示自己为大汉的江山出过力,流过血。

  徐凡都对他们无语了,一个个不想去漠北建国,但却又想要赚漠北的钱。徐凡只能表示只要他们有钱,牧场票可以优先给他们。

  等大汉的贵族买完才能轮到大汉的作坊主,大商贾,最后才是那些有钱的地主老财,不过他们还在赶来关中的路上,这波热朝还要等一段时间。

  韩信知道这点反而是松口气的,牧场票卖的好,对匈奴人的北伐大战就可以提前了。

  韩信来到长安,入住将军府。

  徐凡马上召见韩信,再次仔细询问拜月山之战的情况,同时也想要听听韩信对匈奴人战斗力的意见。

  韩信把当初那场大战完完整整的和徐凡说了一遍,对匈奴人的战斗力既不高看,也不抵看。

  而是说道:“冒顿虽然在漠北大炼钢铁,但匈奴人的铁甲骑兵可能在1万人上下,也只有这1万人可以和我大汉精锐匹敌,匈奴人全力征召,可以召集十几万骑兵,但这些骑兵的战斗力完全不能和我大汉的铁甲骑兵相比,我大汉2万铁甲骑兵就足够横扫十几万匈奴骑兵。”

  “但冒顿在全力武装匈奴人,漠北王庭的羊都快被冒顿卖光了,现在匈奴人在以每年5000——1万数量武装铁甲骑兵。”

  徐凡问道:“我军今年杀入漠北,就能消灭匈奴人?”

  韩信继续道:“也不容易,末将认为冒顿不会和我军正面交锋,匈奴人把主要部众迁移到漠北,就有避开我军锋芒的打算,而且匈奴人也更加擅长游击战,冒顿是大漠枭雄,他是不可能放弃匈奴人的长处和我大汉硬拼。”

  游击战的威力徐凡太清楚了,漠北是匈奴人的老巢,他们完全有能力和大汉打游击。

  徐凡叹口气道:“朕也最担心这点,要是冒顿在大漠上和我大汉精骑打游击,大漠广阔无比,想要抓住匈奴人的主力太难了,要是战事拖到大漠十月,气候转寒,天降大雪,大漠寒冷的天气就会成为匈奴人最大的盟友。”

  拿破仑纵横整个欧洲,结果倒在了严寒之下,他集结的几十万大军全部被埋葬,至此他的事业一落千丈,最后被流放。

  而后世东汉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很多人都不知道,后世有名的昏君灵帝,年轻时派遣大将率领5万骑兵杀入大漠,最后被当时的大漠霸主檀石槐击败。

  当时檀石槐带领鲜卑人正面作战被东汉军队击败。于是他们改变战法,并不和汉军正面交锋,而是诱敌深入,一路退到北海附近,拖到天降大雪,最后大汉这5万精锐被鲜卑人歼灭,五万精锐十不存一,这一战也彻底打断了灵帝的雄心壮志,让他成为了一个只懂吃喝玩乐享受的昏君。

  此时漠北的情况和后世想的不一样,这个时代气温比徐凡后世都要高一些,漠北水汽比后世很多北方地区都要多。

  这就导致漠北可以承受更多的人口,历史上面对武帝强大的进攻,匈奴人就是坚决退到漠北,躲到汉军的兵锋之外。

  不要看武帝集合了天下的钱财,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漠北大战,但那也只是重创了匈奴人,而没有灭掉匈奴,严格来说漠北大战属于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

  匈奴人固然被武帝打的半身不遂,但大汉自己也是五脏受损,极大激化了各个阶级的矛盾。

  漠北之战后,匈奴人依旧是大漠的霸主,他们的霸业甚至比西汉国运都要长,一直到东汉后期,新的大漠霸主檀石槐带领鲜卑人取代匈奴人。

  此时匈奴处于他们民族的上升期,徐凡不怀疑他们有足够的韧性抵抗大汉,但徐凡却不想和他们继续纠缠下去。

  韩信道:“陛下想要解决匈奴这个大患,漠北之战就一定要以杀伤匈奴人的人口为主,匈奴人的主力可以逃,但他们的妇孺逃不掉,我大汉要是把这上百万妇孺抓住,匈奴人不亡也得亡。”

  徐凡道:“朝廷也准备了一些秘密武器,希望在对付匈奴人的时候可以起到作用。”

  大汉八年五月八日,镇北将军季心,辽东都护府都督吕臣也抵达长安城。

  徐凡带领季心,吕臣,韩信三年员主帅来到大汉一个新的兵工厂当中。

  季心他们奇怪的看着一门门铁铸造的圆筒子,季心摸了上去,仔细看了看炮筒惊讶道:“居然是青铜!”

  这个时代青铜还是财富的代表,光这层青铜就能显示出这件奇怪武器的昂贵的价格了。

  徐凡笑道:“这叫火炮,外层是青铜,内部是生铁,铸造这样的一门火炮可要10万钱,这枚青铜火炮可以把10公斤弹丸射到400步外。”

  “火炮?”季心三人听到这话,大概懂这是什么武器了,是石炮的变种。

  只是这如何发射弹丸?

  “而这些同一种颜色的则是铁炮,虽然寿命短,重量大,但价格低只要2万钱左右。它的可以射10斤弹丸到300步距离,是一种非常好的远距离武器。”

  是的,徐凡也弄出火炮了,其实这已经有点晚了,没办法,秦汉大战打的太激烈了,徐凡根本没有时间回忆起黑火药,等想起来的时候又觉得没有多大用处,毕竟当时大汉已经有西域炮了,原始的火炮威力还真不如西域炮。

  所以火炮徐凡就一直没有弄出来。还是等徐凡成为天子之后,他一天视察长安某处矿石场的时候,发现挖矿不但危险,而且极其辛劳,徐凡就想到了用火药开矿的事情,好像最开始火药就是用来开矿的。

  于是徐凡就找让弄出标准比例的黑火药。

  对于黑火药天朝人几乎人人都懂,而徐凡看多小说,也知道这个比例要套哪种原材料,但总共就三种原材料,弄六个配方就可以找出最佳比例的黑火药了。

  而用黑火药开矿之后,效率果然提升了十几倍,打下几个炮眼就可以炸出一大片矿石,黑火药的出现极大减低了大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为大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徐凡想着既然黑火药都弄出来了,干脆就弄一些大炮,最开始徐凡弄的是青铜大炮,毕竟青铜大炮不但品质比铁炮高,而且还容易制造,结果只铸造一门青铜大炮就花费了价值7万钱的青铜原材料,再加上铸造的费用,一门青铜火炮的价格是十五万钱,比十架石炮都要贵,而且威力上还未必比得上石炮。

  最重要的是这样铸造火炮经济上大汉承受不住,大汉这些年产业快速发展,天下需要流通的钱财也是越来越多,而大汉现在实行的是三种钱币,民间普通百姓之间流通的铜钱,贵族之间流通的黄金,商贾之间流通的是纸币。

  快速发展的经济,加上快速下降的物价,主要是粮食和布匹的价格快速下降,让大汉已经有几分通货紧缩的状态。

  这个时候大汉不想办法加大货币的投入量,反而用宝贵的钱财铸造青铜火炮,这对大汉经济的危害是极大的。

  于是徐凡就想到了后世的铜芯铁炮,用这样的方法减少了一半的青铜消耗,但铸造几门后面,徐凡更是干脆全用铁来铸造火炮,火炮内部用延展性好的熟铁为芯,外层用坚固生铁,这样铸造的铁炮虽然重量比青铜火炮重,射程也不如青铜火炮,耐用度也不如青铜火炮,但价格却只有青铜火炮的七分之一。

  最重要的是节省了宝贵的青铜,铸造火炮不会再影响大汉的经济。

  看过火炮工厂之后,徐凡又带韩信他们来到另一个兵工厂,韩信他们发现这里也是火炮工厂,只是这个火炮工厂生产的火炮和前面不一样,这些火炮更短,炮管也更加薄,重量更轻。

  徐凡笑道:“这叫迫击炮,这种火炮可以发射20斤黑火药,射程100步,炮弹方圆一丈内人畜皆亡。”

  韩信他们看着这短粗的迫击炮,很难想象这种威力。

  于是徐凡带韩信他们来到一个试炮场。

  十门火炮一字排开。

  而后徐凡命令试炮员快速填装火药和弹丸。

  做完这一切之后徐凡下达命令道:“开炮!”

  试炮员一个个点燃引信。

  “轰轰轰!”

  十声巨大的声响就好像十声惊雷,吓的韩信等人惊慌失措。

  “砰砰砰!”

  400步远的靶场出现十道烟尘。

  而后炮手快速清理炮膛的杂务给火炮降温,一个炮手填装用丝绸包裹的火药,一个炮手把10斤重的炮弹填装进去,插入引线。八个炮手分工合作,快速完成一次火炮射击前的准备工作,而后看向徐凡等待命令。

  “开炮!”

  “轰轰轰!”惊雷再次炸响。

  这次韩信他们就好多了。

  400步远的靶场再次出现十道烟尘。

  韩信看了看道:“火炮要多久能开一炮?”

  徐凡道:“一炷香能开十几炮。”

  韩信道:“这倒是比石炮便捷,需要的人手更少。”

  一门火炮只有八个火炮手。而一架石炮却要上百人为它服务,而且一炷香最多只能发射两次,虽然火炮从威力上不如石炮,但火炮却极其轻便,可以追随大军战斗,相对来说石炮更加适合经过固定目标。

  季心等人看过火炮之后,并没有太大兴奋,因为他们觉得火炮的威力还不如石炮,只是机动性强一点,但他们要对付的是匈奴人的骑兵,大军后面拉着上千斤重的火炮,军队还有什么机动性。所以在他们看来火炮的性价比并不算太高。

  徐凡道:“你们再看看迫击炮的威力。”

  徐凡这说是迫击炮,但其实是山寨后世的飞雷炮,发射出去的弹丸就是10斤黑火药和10斤小石子组成的炸药包。

  当然这个更加危险,徐凡让韩信他们躲在更远的地方观察,而在百步外的靶场,一群猪羊被固定在笼子当中。

  而士兵已经把迫击炮用半埋式方式弄好支架,填入发射药,用木板盖住,再填入炸药包。

  徐凡再次下达命令道:“发射!”

  “噗噗噗!”

  “轰轰轰!”这可是比火炮还要强大十倍的惊雷,当然距离也更近,距离韩信他们只有100多步,爆炸产生的危让他们都感觉一阵地动山摇了。

  发射完之后,韩信跑到爆炸发生的地方,发现那里的猪羊全部七窍流血而死。

  韩信激动道:“陛下,这才是我们北伐大战需要的武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