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蒯彻谋划与金钱攻势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笔趣阁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363章 ,蒯彻谋划与金钱攻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3章 ,蒯彻谋划与金钱攻势

  漠南商社议事厅。

  平虏堡所有作坊主,商队掌柜都会聚一次。

  而在这议事厅当中还挂着一张简易的大漠地图,上面记载着一个个水草丰茂之地,一个个部落汇聚之地,一条条他们花费无数时间和生命探索出来的商道。

  仅以准确度而言,这些商队联合起来绘制的大漠地图,比韩信手中的那张还要精确还要完美。

  本地作坊主令狐云迟疑道:“我们的谋划能成功吗?这可是1000万亩的土地,即便是草场,天子和朝廷只怕也很难答应。”

  其他作坊主也是担忧的看着漠南商社主事蒯彻,他们打算用10亿钱购买大漠上千万草场就是他提议的,但大部分的作坊主都反对这样的事情,主要是觉得他们没有这个资格,甚至担心这样的行为会引起朝廷的震怒。

  但羊毛布带来的丰厚利润又让他们难以舍弃大漠的草场,不掌握原材料,不掌握牧场,他们就不可能获取羊毛布再丰厚的利润。

  这两年因为纺织机不断增加,而羊毛数量增加却没有赶上纺织机的速度,这就导致了羊毛价格连年上涨,现在的羊毛布已经是两年前的三倍多了,整个北方牧民因此受益,每年光剪下的羊毛都有一只羊的十分之一左右的价格。

  这就让很多纺织厂主恼火了,他们辛辛苦苦的建设纺织厂,培训工匠,贩卖羊毛布,结果钱却被那下些愚笨的胡人牧民赚走了。这都是从他们口袋当中掏走的钱,就是因为这份不甘心,他们才想要自己控制草场。

  漠南商社主事蒯彻笑道:“大家看看,这是我们联合所有商队绘制的大漠地图,如此广大的疆域,区区1000万亩亩产,对整个大漠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某是了解天子的,陛下是一个信奉肉烂在锅里的人,我们的身份就是最好的保障,大漠如此广大的地盘不交给我们这些汉人,难道到交给那些胡人放牧不成,等他们壮大之后,再来进攻我大汉。

  蒯彻自信道:“此事只要李参军愿意上报天子,我们的事就成了一半。”

  是的,漠南商社就是蒯彻想办法组建的,当初他看陈馀不是明主,再继续留在陈馀身边说不定项上人头都有可能被汉帝砍了,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蒯彻离他而去。

  离开陈馀之后,蒯彻就在雁门郡定居,为了生活的好,他开办了一个纺织厂,而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没几年时间,蒯彻的纺织厂就成为了整个雁门郡最大的纺织厂,积攒下万贯家财,成为了雁门郡当地的首富。

  而后蒯彻夜遇到了一个其他作坊主一样遇到的问题,就是原材料不足,导致纺织厂难以全力生产。

  面对这个问题,蒯彻没有像其他作坊主一样听天由命。

  开玩笑,面对漠南这么大的地盘,还遇到缺羊毛的问题?

  没有羊就杀到大漠去抓,缺少牧民就去漠南去打草谷。

  这不是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会想到的事情!

  当然大汉国情特殊,弄出奴隶制汉帝都饶不过他,很多特殊的手段不能用。

  于是蒯彻就联合其他作坊主成立了漠南商社,主要是他们把自己的力量联合在一起,更好的影响到大汉。

  蒯彻发现大汉的贤者会非常有意思,这玩意就是把大汉的豪强贵族,塞入大汉朝廷的体系当中,并且在汉帝的支持下,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大,真正做到了与天下百姓(贵族豪强)共天下。

  蒯彻就是雁门郡郡贤者,也正是因为有这层身份,他在雁门郡贤者会上提议,为了更好的发展雁门郡的纺织业,漠南都督府应当帮助他们开发漠南的草场,这个提案自然得到了雁门郡贤者的同意,于是漠南商社就租种到上百万亩草地。

  他也是借助这层身份官商联合,打通漠南军方,让韩信同意了大汉归化法案,漠南士兵帮助他们捡牧民。

  蒯彻继续说道:“天子是一个赏罚分明之人,要是我们刻意立下功劳,这事情成的概率更大。”

  而后他看着在场的作坊主和商队管事道:“现在是大家发动自己关系的时候,告诉那些愚蠢的匈奴部落头人,现在是他们投靠大汉最好的时机,匈奴人的破船已经快要沉了。”

  一个商队掌柜道:“但很多头人舍不得他们手中的权利,不愿意投靠大汉。”

  蒯彻鄙视道:“几十上百人的小部落有个屁权利。告诉他们把牛羊清点卖给我们,自己到大汉来当一个富家翁比当头人更好,要是实在想管人,我们也可以让他们纺织作坊,牧场的掌柜,让他们继续管人。一下接收几十万匈奴人,我们也需要一些熟悉匈奴人的头人来管理他们。”

  蒯彻环视一周道:“我们要让漠南都督看到我们的实力,要让天子看到我们可以帮助大汉击溃匈奴人,这个世道你们把自己的本事显露出来,不建立军功,谁能重视我们?”

  “我们的事能不能成功?大漠能不能被我们掌握,就看大家的本事了。”

  “大汉的地主豪强已经被天子舍弃了,我们能不能与天子共天下,就看大家的本事了。”

  天子对地主豪强的打压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天子对商贾之道的支持也是极其明显,甚至第一次把产业提升到国本的程度。贤者会当中本有很多大汉的地主豪强,但两年前天子一场大罢工,打掉大量地主豪强贤者,大量农户贤者,作坊主贤者开始涌入贤者会。

  蒯彻认为汉帝持续这样做,以后大汉的天下必定是商贾和贵族的天子。所以他在雁门郡才没有购置土地,而是开起了纺织厂,成为作坊主之一。

  所有的作坊主和商队掌柜听了蒯彻的话都热血沸腾,他们这些商贾也让参与军国大事,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大国的存亡,这让他们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大汉八年三月九日,漠南都督府参军带来两万骑兵北上支援韩信部。同时前来支援韩信的还有漠南商社的人。

  拜月山,汉军前线大营。

  李左车带来的2万大军,极大减缓了韩信的兵力不足的情况。

  而李左车也带来漠南商社的提议,甚至还说了蒯彻愿意出力帮助漠南都督府吞并白羊部。

  韩信冷笑道:“蒯彻还是老一套,总是喜欢挑动唇舌搬弄是非,但对面的可是匈奴人,他们可不吃纵横家的那一套。”

  韩信是兵家之人,自然不可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

  但李左车想了想道:“漠南商社在大漠也有不小的势力,或可帮助到都督,都督见见他们也无妨。”

  韩信给了李左车一个面子接见了蒯彻。

  蒯彻一看到韩信就说道:“都督,我大汉粮草还未囤积足够您就贸然发动北伐大战,只是因为发现了白羊部的破绽,想要为北伐,提前清理这个障碍,不知小人说的可对。”

  韩信点头道:“没错!”

  “大漠广大,要是我大汉和匈奴人争夺这片土地,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的,朝廷一直以来的战略就是吸纳匈奴人的部众,以此来虚弱匈奴人,而将军也是有这样的想法?”

  韩信道:“我大汉的战略一直都是以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

  蒯彻笑道:“漠南的白羊部有十余万部众,按照都督现在的做法,即便可以重创白羊部核心力量,但大部分白羊部小部众,却可以逃回漠北,以小人计算,这些匈奴人的数量有6-7万之多,要是去了漠北可以给匈奴人增加上万的精锐。”

  对于这点韩信也是无奈,漠南这环境就决定了白羊部分的极其散,而白羊王为了防备小部落投靠大汉,把这些部落分散安置在靠近漠北的地方。

  韩信是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围剿这些小部落的,他只能针对白羊部相对中大型的部落,至于那些想要逃走的小部落,他也没有任何办法,漠南太广大了,他手中的两万人可做不到封锁漠南。

  蒯彻却自信道:“我漠南商社可以帮助将军把这些白羊部众留下来,为漠南都督府接下来的北伐大战打好基础。”

  韩信看着蒯彻道:“你要是真能做到这点,本将愿意向天子上书,在漠北划分一块草场交给你们漠南商社,甚至愿意向天子陈述阁下的功劳。”

  蒯彻喜道:“多谢都督。”

  漠南,野牛部驻地。

  樊哙押着野牛部首领牛柯来到野牛部驻地。

  此时野牛部早就知道大汉的军队击溃了他们的勇士,连族长都被抓住了。

  一时间整个野牛部都是极其慌张的,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有人想要逃到漠北求单于帮助他们报仇。

  但有长老却反对,部落的青壮全部被汉人抓了,他们去漠北,野牛部落会被其他大部落吞的连渣都不剩。应该想办法联系汉人,把部落的青壮全部赎回来。

  还有人认为要集合其他小部落抵抗汉军。

  长老们想法各不相同,谁也说服不了谁,就这样僵持住了。

  当樊哙带领1500人马杀过来的时候,野牛部的人才慌慌张张集结了500人马迎敌。

  但这500人马当中,有上百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孩,他们激动的骑在和他们身高不匹配的战马身上,稚嫩的脸上带着些许勇悍无畏神色。

  还有两百多是四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麻木的眼神当中带着些许恐惧的神情,看着部落外强盛的汉军,明白战事一起,他们必死无疑。

  500人开了阵势,老的老,少的少,自然谈不上气势如何。不过目前这是野牛部落唯一所能做的事情了。

  野牛部新族长牛群带领他们严阵以待,而在他们身后的野牛部众快速带来自己的牲口,准备逃离此地。

  牛群看着自己四周的勇士,他只希望自己能抵挡主人两个时辰,为自己部众逃离争取时间。

  但这个时候樊哙却出阵丢下一人。

  牛群惊喜的发现自己的父亲还活着,虽然极其狼狈。

  牛柯怒道:“我野牛部一向是亲大汉的,汉匈一家亲,一直是本族长教导你们的话,怎么现在却忘得干干净净了?

  “大汉天兵来了,你等不杀好牛羊招待他们,在这领兵对抗,这是想做什么?难道是想造反?”

  而后牛柯看向樊哙讨好笑道:“小孩子不懂事,将军可允许某去教育一番?”

  樊哙点头同意了。

  牛柯当即缓缓走向野牛部军阵。

  牛柯过来之后,他儿子马上割断牛柯身上的绳子,惊喜道:“父亲,你回来了就好,我们马上逃吧。”

  牛柯道:“往哪里逃,且不说我们现在逃不逃得了。就我们部落几百青壮都在汉人手中,这老老少少的逃到大漠,那不是羊入虎口。”

  比起还有点规则的大汉,匈奴人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了,以前他们还有白羊部保护,但现在白羊都都快要没有了,他们再去漠北只能被其他部落吃的干干净净。

  牛柯道:“你让所有部众出来,我们投靠大汉。”

  牛群震惊道:“您不是说了,去了大汉我们野牛部就完了,汉匈一家亲是骗骗中原汉人的。”

  牛柯苦笑道:“我们不去大汉,野牛部一样会完蛋,现在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汉匈一家亲以前是假的,以后就是真的了。”

  牛柯带着自己最后的部众,缓缓靠近大汉的军队。而后下马丢下战刀,牛柯向樊哙跪下道:“我野牛部愿意投靠大汉天子,求将军收留。”

  樊哙面无表情道:“跟着我军南下。”

  而后在牛柯的带领下,野牛部落几千人缓慢跟着樊哙南下。

  而这样的事情照样发生在天狼部落,臧红部落。汉军带来他们被俘虏的青壮,这些人一出现,两大部落就不得不投降了。

  而白羊部另外两根支柱红日部落,金雕部落在知道拜月山之战后,吓的胆战心惊,根本不敢继续留在漠南,直接带来自己的部落逃向漠北。

  于是在整个漠南的白羊部组织形态彻底崩溃了,大量在漠南的小部落,慌张无比,却又没有人来指挥他们。

  而此时草原上到处流传大汉天兵杀进草原,连他们的大王都被汉人杀人,再不逃到漠北,他们也会被汉人杀光。

  这样的传闻在草原上到处都是,谁也不敢赌真假,于是白羊部的小部落,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开始往大漠的方向逃。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老朋友,汉人的商队掌柜出现在他们部落面前,安慰他们不用慌张,也不用逃离自己的家园,上面换头人,跟他们这些小部落有什么关系?

  不管是单于,还是大汉天子不是一样要收税。

  冒顿对匈奴国也进行了改革,或者说是汉化,为了提升实力,冒顿安置几万人来打造属于匈奴人的军工体系,但以匈奴人的经济实力,根本养不起几万脱产的工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冒顿请臧衍帮助自己设计匈奴人的征税体系。

  臧衍借鉴大汉的税收体系,不征收土地税,而是征收财产税。在大漠创造出牛马税种,即牧民每养一头牛羊战马,牧民每年都要向单于上缴一条腿的税(四分之一的税赋。)

  从此之后大漠穷的只有牛羊的牧民也有税赋了。

  大汉的商贾继续对牧民们说道,他们不过就是放牧的,现在的战争不过是上层换了一个老爷而已,难道大汉还会把他们杀光。

  根本不可能的事,杀光了你们,谁来替大汉放牧,谁来给大汉的纺织厂提供羊毛。

  而且大汉的天子比单于可好多了,大汉天子收的税更加低,成为大汉人之后,他们可以购买价格更加低的粮食,大汉的手工业品,各种铁器,还可以把自己的牲口和羊毛高价卖给大汉,他们也可以像在大汉境内的同胞一样生活的富裕。

  这些掌柜把这其中的道路讲的清清楚楚,账目算是明明白白,这些小部落的人,明白成为大汉人比成为匈奴人更加好,于是他们就不跑了。

  而对于这些部落的头人和萨满。

  这些掌柜直接说道:“只要伱能把你部落的人带到大汉境内,一个部众我算你一万钱,不管是老弱妇孺都是一样的价,你能带100部众到大汉境内,某就给你100万钱,你能带1000部众到大汉境内,某就给你1000万钱。”

  而后掌柜悠悠道:“要知道即便是在我大汉,能有千万身家都是最顶级的富翁,你们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过什么样的日子。即便你们想重新管人,也可以在大汉境内开一家作坊,绝对比你这个破烂的部落赚的钱更多,管的人更多。”

  这些部落首领直接被商贾的金钱攻势压垮了。

  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明明是交战的两方,匈奴人的部落不但没有逃离战场,反而在他们头人和萨满的带领下,不断南下迁移。

  以前这样的事情必定会被白羊王阻止,但现在就没有这个阻碍了,他们只要带来部众来到大汉的地盘,很快就会被人接走,韩信惊喜的发现,大汉接收了白羊部七成的部众,他前期战略完美实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