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没钱了_大明杀神
笔趣阁 > 大明杀神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没钱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四十九章 没钱了

  是的公子。只是这样一来,我们怕是要亏不少钱的。”张奡看出了朱常武眼中的坚定,他没有想着去劝对方,但还是把可能会出现的局面给说了出来。

  “亏?哈哈,不存在的。”朱常武闻听之后便是哈哈大笑的摇着头。

  张奡也在一旁陪着笑,但显然他脸上的紧张出卖了他的想法。

  看到张奡对于这件事情似乎并不积极,想着如果不把事情和他说清楚了,怕是他不会努力去做,就会耽误大事。朱常武想了想后言道:“老张呀,我是这样考虑的...”

  接下来的时间,朱常武就把自己的想法给讲了出来,听在张奡的耳中,让他不由就瞪大了双眼,尤其是知晓了朱常武所有的计划之后,更是惊喜交加,直到最后忍不住发自内心的说道:“公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我们也绝对不可能会亏钱。但想必压力也会很大的,那些个有钱人怕是不会甘休。”

  “他们能奈我何?别惹我,谁惹我,我就抓谁,就抄了谁的家,只要他们屁股底下不干净,就应该知道要怎么做,哼!”朱常武听后并不以为意的说着。

  他来到了京师,国公爷他杀过、皇宫中的有权势太监他杀过、阁老他杀过、尚书他也杀过、便是连崇祯的老丈人他也一样杀了。

  这就让他得了一个杀胚的名头。可是仔细的去看一看,但凡是死在朱常武手中的人,都是主动招惹他的人。反而那些就算是有些问题的官员,但因为没有主动招惹,现在还是活得好好的。

  这不是说朱常武准备要放过他们,实在是现在他没有这样的精力去做这样的事情。

  但正是因为他没有做,所有人都不敢去得罪自己。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不跳出去,朱常武就不会对他们怎么样。正是有着这样的想法存在,朱常武才决定弄一个粮价双轨制。

  所谓的双轨制,说的就是降低粗粮的价格,甚至可以赔本卖,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京城的百姓会吃不上饭,会因为饿肚子而饿死。

  细粮采取的是五倍价格销售制。

  即以平常五倍的价格售卖细粮,从中赚来的钱用来补贴赔本卖的粗粮。

  说到底,朱常武就是要从富人那里赚钱来补贴穷人。不然的话,他现在收粮都是以市场溢价两成的价格来收,那不赔死他才怪。

  说直白一些,这就叫劫富济贫。

  朱常武的眼中,吃饱饭是第一要务,只要粗粮的价格下来了,百姓就会高兴。至于说那些富人们,看到细粮的价格不断上升,会不会骂自己,他才不管那么多呢?

  你嫌贵也可以买粗粮嘛,又没有人规定你不能买。至于你说吃不下,那还是不饿。

  反正赚有钱人的钱,朱常武是一点的心理压力都没有。

  得知了朱常武的计划,张奡自然是十分的赞同。大明为何会有现在的状态,不就是因为太多百姓吃不起饭吗?

  看看那些流民横生之地,无不是百姓吃不起东西引起的。而这些地方的那些地主豪绅们呢?宁可家里粮仓的粮食发了霉,也不会拿出一点来接济百姓,最终逼得百姓变成了流民,回头又来抢他们的,甚至有些人更是连性命都给丢了,现在看一看,那真是活该。

  都要钱不要命了,你不死谁死!

  主意是好主意,当然,也只有朱常武这样性格的人才敢去做。换成其它人,怕是要这样想都不行,都要被这些权贵和大臣们给弹劾死。

  至于说计划能不能施实的下去,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在京师之地是没有什么问题。这里可是有着七万明军,真当以为他们是摆设不成?

  知晓了计划之后,张奡兴冲冲地走了,他也知道接下来要去做些什么,这就是朱常武为何要提前告诉他的原因所在。送走了此人之后,朱常武再一次钻进了研究室之中,开始捣鼓起他的简易通电计划。

  最早他用熬油加石灰制成了肥皂;又用河里淘来的石英石和石灰一起烧成了玻璃艺术品;石灰石加粘土等物弄出了水泥,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先做简易车床。

  此时的大明物资还是十分的丰富,像是江西有钨矿、江苏有水晶、山东有石墨、张家口有碱、铈、天然沥青等等。

  原材料有了,脑海中又拥有十分清晰的制做方法,这就是朱常武的底气所在。

  有了各种矿物,先弄出高矿炼铁,跟着逐步升级机械,如蒸汽机、空气锤、简单的冲压机,磨床等,这些知识一个学霸级的高中生即可全部兼备,动手能力强的人,就可以鼓弄出来。

  有了车床等物之后,跟着就可以开始土制硫酸、硫磺密闭燃烧法,可以具体参考八·路军在晋中一带所用的缸釜法,随后用天然磁石磨出形状,导线可以用银丝,做成初级发电机。(大明杀神还是以战争为主,有关此类介绍就不详写,以免说是浪子凑字数)

  按着朱常武的意思,简易的发电机要能够支持发报就可以,至于电灯的事情还要是要等等的。跟着就可以弄更高级的冲床、磨床、车床、台钻、木工圆型锯片等等。但这些都要先让社会稳定之后,才可以加大开发和发展的力度。

  朱常武就此钻进了研究院的试验室,一连几天都没有出来。而外界,源源不断的粮食正运进京师之中,因为实在太多,张奡不得不主持又修建了不少的粮仓。有了水泥之物,修起来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溢价两成收粮,且付的还是现银,这对于很多有粮大户而言,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乱世中粮食是很重要的物资不假,甚至可以说是极重要的战略物资,但你也要有能力能守住。不然一旦有匪人杀来,你就算是有再多的粮食也是白搭,弄不好还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之前有些人不卖粮,那是因为吝啬的性格使然,根本就没有人收,就算是有个别人收,价格也开得极低。可是现在不一样,户部竟然收粮,价格高不说,还给现银,这就让很多人心动起来,成车的粮食那是排着队送进到京师之中。

  对于这些粮商而言,反正手中的土地很多,等把这些粮食卖了,弄成银子,等到年底还可以丰收,还可以拥有更多的粮食,那为什么不卖钱,何乐而不为?

  至于说原本就是京师城内的粮商,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说是户部会把他们的粮食都给收了,随后就不允许他们在京师卖粮了。对此,他们也一样是毫不在意。以现在的收粮价格和卖粮价格,谁做粮食生意谁就是在撒钱,现在有人兜底,他们还巴不得赶快把粮食给出手呢。

  也有一些聪明人,在私底下思考为何户部要这样做。

  收粮的价格竟然比现在卖粮的价格还要高两成,这不是脑子抽抽了是什么?如果不是现在买粮需要凭着身份证明的话,他们都想直接从户部那里买粮,反手在卖给他们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想过收粮之后,户部会不会因此而垄断,然后提升粮食价格。这一点他们也不害怕,只要粮食敢涨价,他们就可以怂恿百姓去闹,到时候两百多万人闹腾起来,便是朱常武也会束手无策。

  想不通,想不明白,但银子还是要赚的,就这样,户部的粮仓达到了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丰收,新盖的那些粮仓也因此而堆满了粮食。

  粮食是足够了,皇宫中的崇祯知晓了这个消息之后,自然是十分的高兴。毕竟在乱世之中,有了足够的粮食,就等于拥有了更多生存的本钱。

  有了这些粮食,他就可以去招更多的军队为他所用。

  只是高兴没一会,跟着户部奏折就送了上来,那就是国库中就快没钱了,原本四千多万两,现在花得只剩下千万两。而这些钱,接下来还要用于军费开支,怕是也支撑不了多久。

  张奡会上这道折子,意就是在告诉崇祯,有些要钱的奏折你不能在批了,不然的话,就算是皇帝你同意了,国库中也是无钱去给,最后丢人的还会是你。

  “怎么就没钱了?之前不是还有很多吗?”

  一看到这份奏章,崇祯便是满脸的狐疑,然后看向身边的大伴王承恩,一副询问般的表情。

  自从王德化这个东厂厂公被朱常武杀了之后,王承恩就升任了厂公之职。且这一阵子,崇祯给了他不少钱,东厂重新建立起来,对于京师之内发生的一些事情自然是清楚的。

  “万岁爷,这一阵子户部可是收了很多的粮食,也花了不少的钱,估计一下,大约也就只剩千万两左右了。”王承恩跟在崇祯身边这么多年,当然知道这个眼神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等去问,便开口把自己知道的都给说了出来。

  “当真是如此?那户部存那么多粮食做什么?还有他们是溢价而卖的,这又是为何?”崇祯知晓这钱并没有被人贪腐,心中好受了一些,但一想到这么多银子都没有了,心中着实有些心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4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4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